《醉春风•私会》

时间: 2025-04-27 17:01:58

蓦地相逢乍。

三五团圆夜。

几回解带又沉吟,怕。

怕。

怕。

衣上香浓,口边朱损,有人惊诧。

好把红茵藉。

更取青鬟卸。

为伊相䛏不能休,罢。

罢。

罢。

索性回身,恣他怜惜,柳娇花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蓦地相逢乍。三五团圆夜。几回解带又沉吟,怕。怕。怕。衣上香浓,口边朱损,有人惊诧。好把红茵藉。更取青鬟卸。为伊相䛏不能休,罢。罢。罢。索性回身,恣他怜惜,柳娇花姹。


白话文翻译:

突然相遇,恍若初见,正值三五的团圆佳节。几次解开衣带又沉思,心中感到害怕、犹豫。衣衫上香气浓郁,嘴唇上红色的唇彩,令旁人惊讶。好似要将红色的绒毯铺开,再将青色的发髻卸掉。为了她,我无法停止思念,罢了,罢了,罢了。索性转过身,任凭他人怜惜,柳枝娇嫩,花儿盛开。


注释:

  • 蓦地相逢乍:蓦地,突然;相逢,遇见;乍,初次的样子。意指突然相遇,如同初识。
  • 三五团圆夜:三五,指农历的十五或十六;团圆夜,指元宵节或中秋节。节日象征团圆与美好。
  • 几回解带又沉吟:意指几次解开衣带,沉思不已,表现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 衣上香浓,口边朱损:形容衣服上香气浓烈,嘴边涂有红色唇彩,暗示美丽与魅惑。
  • 好把红茵藉:将红色绒毯铺开,象征温暖与柔情。
  • 青鬟卸:青色的发髻,象征年轻女性的美丽与青春。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彭孙遹(1820-1891),清代诗人,字仲明,号千山,擅长词作,风格优雅细腻。
  •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清朝,正值社会变革时期,个人情感与传统文化交织,体现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醉春风•私会》是一首情感丰富、细腻动人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复杂情感。诗中通过突然的相遇,勾勒出一幅春夜相会的美丽画面,表现出对爱情的期待与心中的忧虑。词中多次出现“怕”字,反映出情感的矛盾与挣扎,既渴望亲密,又害怕被世俗所影响。

诗的意象鲜明,春夜的氛围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朦胧的感觉。衣服上的香气、嘴边的朱红唇彩,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女性的美丽,也暗示了爱情的诱惑与不安。最后转身离去,任凭他人怜惜,展现出一种无奈的决然,似乎在表达对爱情的放弃与追求的矛盾。

整首词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诗人用优雅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关于爱情、相遇与离别的故事,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蓦地相逢乍:开篇以突如其来的相遇引入,营造出一种意外的惊喜。
    • 三五团圆夜:时间的选定增添了节日的氛围,暗示爱情的甜蜜。
    • 几回解带又沉吟,怕。怕。怕。:反复的“怕”字,强调了内心的挣扎与不安。
    • 衣上香浓,口边朱损: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性的魅力,同时也暗示了这场邂逅的短暂与易逝。
    • 好把红茵藉,: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珍惜。
    • 索性回身,恣他怜惜,柳娇花姹:最后的转身与放纵,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洒脱。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与春夜景象结合,增添了诗的意境。
    • 拟人:将柳和花赋予生命,强调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对仗:词句之间的对称,增强了音韵美与节奏感。
  • 主题思想

    • 这首词的中心思想是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表达了在美好与忧虑之间的挣扎。

意象分析:

  • 香浓:象征着女性的魅力与吸引力。
  • 朱损:暗示美丽的瞬间与短暂的爱情。
  • 柳娇花姹: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爱情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团圆夜是哪一天? A. 中秋节
    B. 元宵节
    C. 端午节

  2. 诗中反复出现的字是哪个? A. 放
    B. 怕
    C. 喜

  3. 诗中“青鬟卸”指的是什么? A. 男性
    B. 女性的发髻
    C. 花草

答案:1-B,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 彭孙遹与李清照的作品都体现了对爱情的细腻描写,但李清照的作品更为忧伤与悲凉,而彭孙遹则展现了更多的春意与希望。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词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