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深山镫影伴,坐久夜初分。
窗挂藤萝月,檐栖桧岭云。
钟声林外度,天籁静中闻。
此际层楼上,炉香细细焚。
白话文翻译:
在深山里,昏黄的灯光伴随我,坐了很久,夜色刚刚开始分开。窗外挂着藤萝的月光,檐下栖息着桧树岭上的云。钟声从林外传来,静谧的天籁之音在耳边回响。此时此刻,我在楼上,细细焚烧着炉香。
注释:
- 镫影:指灯光的影子,镫是古代的一种灯具。
- 藤萝:指一种攀缘植物,常常生长在墙壁或树木上,象征幽静的环境。
- 桧岭:指桧树生长的山岭,常常与清幽的自然环境相联系。
- 钟声:寺庙或钟楼的钟声,表示时间的流逝,带有一种幽远的感觉。
- 天籁:指自然的声音,表现出宁静的氛围。
- 炉香:指焚烧的香,通常用于静心或祈福,象征着精神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斌,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诗风清新典雅,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寂静的夜晚,诗人或许在深山中独自静坐,感受着自然的美好与内心的平和,借此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子夜》是一首富有禅意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深山夜晚的静谧场景,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开篇的“深山镫影伴”,勾勒出诗人在山中独处的情景,镫影的孤独与深山的寂静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窗外的“藤萝月”与“檐栖桧岭云”描绘了自然的美景,月光和云彩交相辉映,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诗中“钟声林外度,天籁静中闻”的描写,进一步增强了夜晚的宁静感,钟声似乎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让人在忙碌的生活中感受到一丝安宁。最后一句“炉香细细焚”,不仅是对环境的描绘,更是对内心的修行,香气袅袅生起,仿佛将诗人带入了一个更高的精神境界。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意境,传达出一种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思索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深山镫影伴”:描写诗人独处于深山,昏黄的灯光是唯一的陪伴,表现了一种孤独的状态。
- “坐久夜初分”:时间的流逝,夜色刚刚开始破晓,表现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窗挂藤萝月”:窗外的月光透过藤萝,形成美丽的景象,象征着自然的清幽。
- “檐栖桧岭云”:云彩在桧岭上栖息,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表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 “钟声林外度”:钟声从远处传来,增添了一种时间的流逝感。
- “天籁静中闻”:在静谧的环境中,能听到自然的声音,强调了环境的宁静。
- “此际层楼上”:此时此刻,身处高楼之上,带来一种高远的视野。
- “炉香细细焚”:细细焚烧的香气,象征着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窗挂藤萝月,檐栖桧岭云”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钟声与天籁的结合,表现了自然声音的和谐美。
- 意象:以灯光、月光和香气等意象,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场景,传达出一种深邃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深山:象征宁静、隐逸的生活。
- 镫影:代表孤独和思考的时光。
- 藤萝月:象征自然的美丽与浪漫。
- 钟声:代表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宁静。
- 炉香:象征内心的修养与精神的高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深山镫影伴”中,“镫”字的意思是?
- A. 灯
- B. 影
- C. 山
- D. 月
-
诗中“钟声林外度”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忧伤
- B. 宁静
- C. 激动
- D. 惊讶
-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爱情
- B. 自然
- C. 生命
- D. 宁静生活
答案:
- A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高斌的《子夜》和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两者都描绘了夜晚的美丽,但高斌更强调宁静与内心的平和,而李白则更注重于历史的回忆和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