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明月照桂林,初花锦绣色。谁能不相思,独在机中织。
白话文翻译:
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桂林,初开的花朵色彩如锦绣般美丽。谁能不思念呢?我独自在机旁织布。
注释:
- 明月:指明亮的月亮,象征着清澈和宁静的夜晚。
- 桂林:指桂花盛开的地方,通常用来象征美丽的自然景色。
- 初花:指初开的花朵,象征着春天的来临和生命的复苏。
- 锦绣色:形容花的颜色绚丽多彩,像锦缎一样美丽。
- 相思:思念、怀念,通常用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 机中织:指在织布机旁工作,表达孤独的情感。
典故解析: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月亮常常被用作思念的象征,尤其在离别、孤独的情境中。桂林作为一个美丽的地方,常被文人歌颂,给人以美的享受。诗中提到的“机”是指织布机,织布的过程常常被赋予了情感的寄托,代表了对生活的追求和对爱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本诗作的作者为佚名,具体身份不详,属于魏晋时期的作品。这个时期的诗歌往往充满了个性和情感,反映了当时士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一个静谧的夜晚,作者面对明月和初花,感受到离别的孤独与思念而作。诗中通过自然景象映射内心情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子夜四时歌 其十七》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采用了自然景色来衬托内心的思念。诗的开头“明月照桂林”以明亮的月光与美丽的桂林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接着提到的“初花锦绣色”,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也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然而,这种美丽的景象却与诗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诗人正独自在“机中织”,这不仅是对生活的描绘,更是对思念的深切表达。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深刻展现了个体在美丽自然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明月照桂林:描绘出明亮的月光洒在桂林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浪漫的氛围。
- 初花锦绣色:初开的花朵如锦绣般美丽,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谁能不相思:提问句,表达出思念之情是普遍存在的,尤其是在美丽的夜晚。
- 独在机中织: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思念,织布的动作象征着生活的继续与内心情感的交织。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朵的颜色比作锦绣,增强了视觉的美感。
- 拟人:通过“谁能不相思”将思念赋予了情感,使其更具亲切感。
- 对仗:前两句的对仗构成了诗的韵律美,增强了诗的整体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孤独与思念的主题。诗人在美丽的春夜中,不禁想起远方的亲人或爱人,表达了人们在面对自然美时的内心情感与思绪。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着思念与团圆的愿望。
- 桂林:代表着美好与希望的地方。
- 初花:象征着新生与美丽。
- 机:代表生活的艰辛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明月照桂林”中的“桂林”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座城市
C. 一种乐器 -
诗中“初花锦绣色”的意象表达了什么? A. 秋天的景象
B. 春天的美丽
C. 夏天的炎热 -
诗人“独在机中织”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孤独与思念
C. 疲惫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与《静夜思》相对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在月夜下的思念,但《静夜思》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而《子夜四时歌 其十七》则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层次。
参考资料:
- 《古诗词选》
- 《魏晋南北朝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