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桐城张相国赐园泛舟图 其二》

时间: 2025-01-11 10:10:29

碧流如带隔红尘,画舫兰桡荡绿蘋。

未便一竿江海去,波分太液足垂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桐城张相国赐园泛舟图 其二
作者:刘统勋
碧流如带隔红尘,
画舫兰桡荡绿蘋。
未便一竿江海去,
波分太液足垂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船在碧水中荡漾的画面。碧绿的水面,如同一条丝带,隔开了喧嚣的红尘。画舫轻轻划动,兰色的桨在绿藻中荡漾。虽然不想直接驶向江海,但在这波涛中,太液湖的水足以让我垂钓。

注释

  • 碧流:青绿色的水流。
  • 如带:如同丝带,形容水流的柔美。
  • 红尘:指世俗的纷扰与喧嚣。
  • 画舫:一种装饰华丽的船只,常用于游玩。
  • 兰桡:兰色的船桨。
  • 绿蘋:水面上的绿藻,生机盎然。
  • 未便:不太愿意。
  • 一竿:指一根钓竿。
  • 江海:指广阔的江河和大海。
  • 波分太液:太液池是指池塘,波浪将其分开。
  • 足垂纶:足够让我垂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统勋(约1660—约1730),字仁卿,号云海,清代诗人。刘统勋出身于官宦家庭,受到良好的教育,年轻时曾任职于地方官员。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代,诗人在游览张相国的园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诗歌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喧嚣世俗的逃避,表达了他内心的平和与惬意。

诗歌鉴赏

刘统勋的这首《题桐城张相国赐园泛舟图 其二》通过清丽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上游览图景。全诗以“碧流如带”开头,展现出一幅清澈的水面,仿佛一条丝带般轻柔,隔绝了世俗的喧嚣,给人带来一种恬静的感觉。接着,诗人用“画舫兰桡荡绿蘋”的描写,将船的优雅与水面的生机融为一体,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江海的向往,但又因钓鱼的乐趣而有所留恋,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淡泊与从容。整首诗流畅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高雅的情趣和深邃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碧流如带隔红尘:描绘水流的颜色和状态,强调其柔美与宁静,隔绝了世俗的烦扰。
  • 画舫兰桡荡绿蘋:通过画舫、兰桡和绿蘋的描写,展现了游船的优雅与水面生机,形成了和谐美好的画面。
  • 未便一竿江海去:表达诗人不愿意立刻离开这宁静的环境,渴望再多留一会儿。
  • 波分太液足垂纶:太液池的水波可以满足垂钓的需求,暗示着对生活简单乐趣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碧流如带”,将水流与丝带相提并论,展现其柔美。
  • 对仗:如“画舫兰桡”和“波分太液”,形成对称结构,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传达了宁静与和谐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流:象征着宁静与清澈,代表自然的纯净。
  • 红尘:象征世俗的纷扰与喧嚣,代表人世间的繁杂。
  • 画舫:象征着美好生活的享受,代表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
  • 绿蘋:象征着生命的生机,代表了自然的丰富多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碧流如带”是什么意象?
    A. 描绘水流的颜色
    B. 形容水流的形状
    C. 隔绝红尘的意象
    D. 以上都对

  2. “未便一竿江海去”中“未便”指的是什么?
    A. 不愿意
    B. 愿意
    C. 没有能力
    D. 感到困惑

  3.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A. 碧流
    B. 画舫
    C. 绿蘋
    D. 以上都对

答案

  1. D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李白《庐山谣》:描绘庐山风光,展示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题桐城张相国赐园泛舟图 其二》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刘统勋的作品更侧重于宁静的水面和游船的轻盈,而王维则通过山的高远与秋的沉静,传达出一种更为深邃的情感。两者在艺术风格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自然观和人生哲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刘统勋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