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菊》

时间: 2025-01-11 09:50:43

一段风流玉琢成,开从霜后越精神。

休嫌茉莉非吾配,曾见张良似妇人。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十月菊

作者: 潘牥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一段风流玉琢成,
开从霜后越精神。
休嫌茉莉非吾配,
曾见张良似妇人。


白话文翻译:

这朵菊花如同美玉一般被雕琢而成,
它在霜降之后盛开,更显得神韵卓然。
不要嫌弃茉莉花不适合我,
我曾见到张良的妻子,宛如女子般的英俊。


注释:

字词注释:

  • 一段风流:形容菊花的风雅与气质。
  • 玉琢成:比喻菊花如美玉一样精美。
  • 霜后:指霜降之后,意指菊花的盛开时机。
  • 休嫌:不要嫌弃。
  • 茉莉:一种花,常与菊花相提并论。
  • 张良:张良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谋士,这里用其形象来比喻。

典故解析: 张良是汉初著名的谋士,曾辅佐刘邦建立汉朝。他的智慧和风采使得后人对其形象有了极高的评价。诗中提到张良,意在表达诗人对风流人物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牥,字子美,号峤仙,宋代人,因其诗歌作品受到后世的广泛推崇。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为题材。

创作背景: 《十月菊》创作于秋季,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诗人通过对菊花的描写,表达自己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风流气质的追求。


诗歌鉴赏:

《十月菊》是一首颂扬菊花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菊花的高洁与优雅。开头的“风流玉琢成”便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表现出菊花的独特美丽与气质。诗中提到的“霜后越精神”,显示出菊花在逆境中绽放的坚韧与生命力,正如诗人自身在生活中的坚持与追求。

再者,诗中提到茉莉与张良,表面上是对比,实际上则反映了诗人对自我身份的自信和独立。菊花不需要与茉莉相提并论,它的美丽与风韵自成一格,与张良的英俊相提并论,突显了菊花的独特地位。

整首诗不仅仅是写花,更是通过花引申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精神气质的追求与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段风流玉琢成:这里使用了比喻,菊花的美丽与气质被比作经过精雕细琢的玉石,体现了其独特的风流韵致。
  • 开从霜后越精神:表现了菊花的坚韧,霜后的盛开象征着逆境中的美丽与生机。
  • 休嫌茉莉非吾配: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对自我价值的坚定,显示出对菊花的自信。
  • 曾见张良似妇人:张良的形象用来比喻菊花的柔美,暗示出风流人物不拘泥于外表,而是内在的气质更为重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菊花比作玉,突出其美丽。
  • 对仗:诗句对仗工整,增添了韵律美。
  • 反问:用“休嫌”来强调对自我的自信。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菊花的描写,传达了对自然美的崇敬,同时借此表达了对自我价值的坚持与追求,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菊花:象征高洁、坚韧的品格。
  • :象征逆境和挑战。
  • 茉莉:代表柔弱的美,暗示对比。
  • 张良:象征英才与风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霜后”指的是哪个季节?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诗人通过哪个人物来比喻菊花的美丽?

    • A. 刘邦
    • B. 张良
    • C. 诸葛亮
    • D. 孙权
  3. 诗中“休嫌茉莉非吾配”的意思是?

    • A. 对茉莉的赞美
    • B. 对自我的自信
    • C. 对比自身与他人
    • D. 不在乎他人的看法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比较潘牥的《十月菊》和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两首诗都涉及秋天的景象,但潘牥更注重菊花的美与人生哲理,陆游则侧重于忧国忧民的情感,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