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蛮徼分来气未清,江风吹雨瘴烟腥。
出巢燕老榴花落,抱树猿啼荔子青。
人客渐稀真省事,古贤相对可谈经。
瓶中况是无多酒,更把柴门著意扃。
白话文翻译:
这片蛮荒之地的气息尚未清新,江风吹来夹杂着雨水、瘴气和腥味。巢中的黄莺已离巢,石榴花也已凋落;树上的猿猴在啼叫,荔枝树上果实还未成熟。来访的人渐渐稀少,真是省事,古代的贤人面对面可以畅谈经典。瓶中酒也不多,更要把柴门认真关紧。
注释:
- 蛮徼:指边远地区或蛮荒之地。
- 瘴烟:指湿热地区产生的有害气体或病气。
- 出巢燕:指小燕子离开巢穴,象征着时光流逝。
- 榴花:石榴花,常用作春夏的象征。
- 猿啼:猿猴的叫声,传达一种孤寂的情感。
- 人客渐稀:指来访的人逐渐减少,暗示孤独。
- 谈经:讨论经典著作,展现文化交流。
- 柴门:指木柴的门,象征隐居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刚中,宋代诗人,字仲明,号澄江,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描写自然景色和隐居生活为主,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幽居》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选择隐居以求心灵的平静。诗中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幽居》是郑刚中的一首具有深刻意蕴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隐居生活,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开头两句“蛮徼分来气未清,江风吹雨瘴烟腥”以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了环境的恶劣与人间的纷扰,展示了诗人所处的地理环境与情感状态的矛盾。紧接着的“出巢燕老榴花落”,则隐含了生命的流转与时光的无情,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中间两句“人客渐稀真省事,古贤相对可谈经”更是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在人迹渐稀的环境中,诗人感受到一种清静与宽松,反而能与古代贤人进行深刻的思想交流,这种理想化的隐居生活,体现了他对精神世界的向往。最后两句“瓶中况是无多酒,更把柴门著意扃”,则以简洁的意象结束,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珍惜当下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思考和对简单生活的赞美,具有浓厚的哲理意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蛮徼分来气未清:边远地区的气息还未清新,表现出环境的恶劣。
- 江风吹雨瘴烟腥:江风带来雨水和瘴气,进一步强调环境的困扰。
- 出巢燕老榴花落:小燕子离巢,石榴花凋落,象征生命的流逝与无常。
- 抱树猿啼荔子青:猿猴在树上啼叫,荔枝树上青果尚未成熟,表达孤独与期待。
- 人客渐稀真省事:来访的人越来越少,反而让人感到轻松。
- 古贤相对可谈经:与古代贤人面对面畅谈经典,体现精神的满足。
- 瓶中况是无多酒:酒不多,象征生活的简朴。
- 更把柴门著意扃:细心关好柴门,表现对隐居生活的珍惜。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江风吹雨”和“瘴烟腥”,形成音韵和谐。
- 拟人:如“出巢燕”赋予了燕子情感,使其形象生动。
- 象征:榴花与荔子象征生命的美好与无常。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珍惜,反映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关系,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蛮徼:象征边远与孤独。
- 江风:象征自然力量的影响。
- 燕子与榴花:象征青春与生命的流逝。
- 猿啼与荔子:象征内心的孤寂与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蛮徼”指的是: A. 繁华地区
B. 边远地区
C. 江河湖泊 -
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态度是: A. 否定
B. 珍惜
C. 无所谓 -
“人客渐稀真省事”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欢迎客人
B. 孤独感
C. 清静与轻松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幽居吟》 by 王维
- 《山中与幽人对酌》 by 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郑刚中的《幽居》在表达隐居生活的情感上更为细腻,王维则更侧重于山水之美的描绘。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郑刚中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