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柯子/南歌子》
时间: 2025-02-04 16:07: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柯子/南歌子
作者: 周紫芝 〔宋代〕
蝉薄轻梳鬓,螺香浅画眉。
西湖人道似西施。
人似西施浓淡更相宜。
画烛催歌板,飞花上舞衣。
殷勤犹劝玉东西。
不道使君肠断已多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美丽女子的形象,轻轻梳理着头发,淡淡的香气弥漫,像西湖边的人们所称赞的那样,她的容貌仿佛与西施相似。她的妆容在浓淡之间更加显得宜人。画烛下催促着歌声,飞舞的花瓣装点着她的衣裳。她殷勤地劝说着美玉,然而她并不知道那位使君心中早已思念已久,令人心碎的情感。
注释:
- 蝉薄:形容蝉声细微,或指轻薄的鬓发。
- 螺香:指螺形的香气,形容女子的妆容香气。
- 西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象征绝世的美。
- 画烛:画着图案的烛台,象征宴席或聚会的欢快氛围。
- 玉东:即美玉,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 使君肠断:指使君因思念而心痛,生动地传达出相思之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紫芝,字仲明,号云峰,宋代词人,活跃于南宋时期,是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女性的柔美与思念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之时,周紫芝通过描写女子的美丽与内心情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南柯子》通过对女性美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爱情的思索。开头两句用“蝉薄轻梳鬓,螺香浅画眉”描绘了女子的妆容和气质,给人一种轻盈、清新之感,配合西湖的美景,塑造出一种如梦似幻的意境。接下来的“西湖人道似西施”进一步引申了这位女子的美丽,暗示她在世人的眼中是不可多得的绝色。
诗中“画烛催歌板,飞花上舞衣”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宴会场景,花瓣飞舞,歌声悠扬,充满了青春的朝气和活力。而最后两句的转折,突显出一种无法言说的心痛与思念,令整首诗从表面的欢愉转向内心的惆怅,令人深思。
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美的赞美,也有对爱情的哀愁,展现了周紫芝作品中常见的细腻与深刻,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蝉薄轻梳鬓”:描绘女子轻柔的发型,声响如蝉般细微。
- “螺香浅画眉”:形容女子的妆容,似乎在轻描淡写中透露出香气。
- “西湖人道似西施”:西湖的人们称赞她的美,犹如绝世美女西施。
- “人似西施浓淡更相宜”:暗示她的美丽在浓淡之间更是和谐。
- “画烛催歌板”:描绘宴席上烛光的明亮与歌声的欢快。
- “飞花上舞衣”:花瓣飞舞,装点女子的衣衫,极具诗意。
- “殷勤犹劝玉东西”:女子殷勤地劝说,暗示她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不道使君肠断已多时”:使君早已因思念而心痛,揭示出深层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 用“西施”来比喻女子的美丽。
- 拟人: 花瓣“飞舞”,赋予了花瓣生命。
- 对仗: 句式的对称使得诗句更富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女性之美与思念之情,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惆怅,反映出诗人对爱情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蝉: 代表夏天的声音,轻盈且细腻。
- 螺香: 象征女子的妆容与气质,带有温柔的香气。
- 西湖: 代表美丽的自然风光,象征着理想与向往。
- 花瓣: 象征爱情的浪漫与脆弱,飞舞的花瓣更是情感的流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本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
“西施”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贫穷
b) 美丽
c) 忍耐 -
“飞花上舞衣”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a) 战斗
b) 宴席
c) 旅行
答案:
- b) 宋代
- b) 美丽
- b) 宴席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写女性情感与美丽。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探讨爱情与相思。
诗词对比:
- 周紫芝的《南柯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描绘了女性之美,但前者更侧重于宴会的欢愉,后者则多了一份内心的惆怅。两者皆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周紫芝集》
以上内容为对《南柯子》的详细解析和学习材料,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