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电飞窗上明如月,雨溜檐前响过泉。
蠢动有生皆发蛰,是龙那得不升天。
白话文翻译:
闪电在窗前飞舞,明亮得如同月光;
雨水从屋檐滴落,声响似溪水流淌。
一切生物都因春雷而苏醒,
那条龙又怎能不腾空而起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电:闪电,指雷电交加的景象。
- 飞:飞舞,形容电光闪烁的状态。
- 明如月:形容雷电的光亮如同月光。
- 雨溜:雨水从屋檐流下的声音。
- 响过泉:声音超过泉水流动的声音,形容雨声的响亮。
- 蠢动:指生物苏醒、活动的状态。
- 发蛰:从蛰伏状态中苏醒,形容春天万物复苏。
- 是龙那得:是龙怎么能够,反问句式,强调龙的能力和潜力。
- 不升天:不飞升到天空,隐喻成就和理想的实现。
典故解析:
- “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权威与力量,常被视为能够带来好运和雨水的神秘生物。这里的“龙”不仅仅是指一种生物,更是象征着理想和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蒋重珍,宋代诗人,生于动荡时期,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点滴。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诗人借助自然现象表达生生不息的力量和对理想追求的渴望,反映了他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雷雨夜赋绝句》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雷雨夜晚的奇妙与震撼。首句“电飞窗上明如月”,通过闪电的明亮描绘出夜晚的紧张氛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诗人用“雨溜檐前响过泉”描绘了雨水滴落的声音,表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状态,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的景象。
第三句“蠢动有生皆发蛰”则进一步深化了春雷带来的生命力量,诗人通过对生物苏醒的观察,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赞美。最后一句“是龙那得不升天”,则引发读者的思考,象征着昂扬向上的精神和无限可能。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希望,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电飞窗上明如月:通过闪电的明亮对比,营造出夜晚的静谧与激情。
- 雨溜檐前响过泉:雨声清脆悦耳,表现出自然的和谐与活力。
- 蠢动有生皆发蛰:生物的苏醒象征着春天的到来,生命的延续。
- 是龙那得不升天:借用龙的形象,强调追求理想的勇气和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闪电比作月光,增强了夜晚的神秘感。
- 拟人:生物的“蠢动”赋予了自然以生命,增强了诗的动感。
- 对仗:上下句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探讨了生命的力量与生命的希望,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电:象征着力量与惊异。
- 雨:象征着滋润与生命的源泉。
- 龙:象征着理想、力量与成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电飞窗上明如月”主要描绘了什么景象?
- A. 夜晚的安静
- B. 雷电的闪亮
- C. 月光的柔和
- 答案:B
-
“蠢动有生皆发蛰”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生物的沉睡
- B. 春天的来临
- C. 寒冬的结束
- 答案:B
-
“是龙那得不升天”中的“龙”象征着什么?
- A. 力量与理想
- B. 恐惧与不安
- C. 平静与安宁
-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更侧重于对国家命运的感慨。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描绘夜景的同时,寄托了对历史的反思与个人的理想。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概论》
以上内容为《雷雨夜赋绝句》的详细解析与学习材料,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