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仲子携诗见过次韵酬赠并呈诚斋二首》

时间: 2025-01-24 04:34:24

爱水移居宅,行藏岂但迂。

若非风月管,枉伴竹松臞。

野服常宽带,芒鞋亦断絇。

请君看此老,堪作贵人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爱水移居宅,行藏岂但迂。
若非风月管,枉伴竹松臞。
野服常宽带,芒鞋亦断絇。
请君看此老,堪作贵人无。

白话文翻译

我爱水边的居所,迁移到这里生活,
我的行踪和隐居岂止是迂腐呢?
如果不是风月的安排,
那我与竹松的相伴又有何意义?
我常穿着宽松的衣服,
脚上穿着的草鞋也已经破损。
请你看看这个老人,
难道他不配被当做贵人吗?

注释

  • 爱水:喜爱水边。
  • 移居宅:迁移居住的地方。
  • 行藏:行踪与隐居。
  • 岂但:岂止,不仅仅。
  • 枉伴:白白伴随。
  • 竹松臞:与竹子和松树为伴,这里指自然的隐居生活。
  • 野服:野外的衣服,指随意自在的装束。
  • 宽带:宽松的腰带。
  • 芒鞋:草鞋。
  • 请君:请你。
  • 贵人:指地位高贵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生卒年不详),字子容,号半山,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风格清新洒脱,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张镃隐居于水边的生活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功名的淡泊态度。正值宋代,士人多追求名利,而张镃则选择追求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名利的超然态度。首联以“爱水移居宅”开篇,点明了诗人选择水边居住的原因,表现了他对自然环境的向往和喜爱。接下来,诗人反思自己的行踪和隐居,质疑世俗对“迂腐”的定义,表明自己虽然隐居但并不意味着落后于时代。通过“若非风月管”的设问,诗人强调自然的美好和重要性,表现出他与自然的深厚情感。

后两联则用“野服常宽带,芒鞋亦断絇”描绘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状态,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请君看此老,堪作贵人无”,表达了诗人对自身价值的自信,暗示即使身处偏僻之所,也依然可以拥有贵人的风范。这种对身份和地位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重视,传达出一种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爱水移居宅:表达了诗人对水边居所的热爱,隐喻其内心向往自然。
  2. 行藏岂但迂:反问自己虽然隐居,但并不意味着迂腐,展现出对隐居生活的自信。
  3. 若非风月管:若不是自然的安排,诗人感慨与自然的伴随无异于虚无。
  4. 枉伴竹松臞:与竹松相伴却无意义,强调自然的陪伴是诗人选择的生活方式。
  5. 野服常宽带:描绘了诗人随意的生活状态,表现出对世俗的淡泊。
  6. 芒鞋亦断絇:草鞋破损,象征着隐居生活的艰辛与真实。
  7. 请君看此老:请求他人看待自己的生活与价值。
  8. 堪作贵人无:反问自身是否配得上“贵人”的称号,展现出自信与自尊。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将隐居与世俗生活作比较,凸显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珍视。
  • 反问:通过反问句式,增强了诗人对自己选择的自信与坚定。
  • 意象:以“水”、“竹”、“松”等自然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生活氛围。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功名的超然态度,展现了一种宁静而自由的生活情怀,强调内心的充实与自我价值的认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由、流动与自然的生命力。
  • :象征高洁、坚韧不拔的品质。
  • :象征长青与坚强,代表诗人不变的内心。
  • 芒鞋:象征简朴和自然的生活方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选择移居的原因是什么?

    • A. 追求名利
    • B. 喜爱自然
    • C. 寻找朋友
  2. 诗中提到的“芒鞋”象征着什么?

    • A. 富贵
    • B. 贫困
    • C. 自然生活
  3. 诗人的态度对隐居生活是什么?

    • A. 失落
    • B. 自信
    • C. 不屑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 王维《终南山》

诗词对比

张镃的《杨仲子携诗见过次韵酬赠并呈诚斋二首》与王维的《鹿柴》有相似的主题,都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然态度。王维通过“空山不见人,唯闻鸟鸣声”的意象,展现了宁静的自然环境,而张镃则通过水边的生活描写,强调了隐居的价值和意义。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追求和内心的宁静,展现了中国古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