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玉汝以诗编来因次卷首韵》
时间: 2025-01-27 04:07:20意思解释
俞玉汝以诗编来因次卷首韵
作者:张镃 〔宋代〕
原文展示:
我生癖耽诗,极力参古意。
寥寥千百年,所取仅三四。
此言或是痴,的确有见地。
大雅既不作,少陵得深致。
楚骚久寂寞,太白重举似。
堂堂豫章伯,与世不妩媚。
峭峭后山老,深古复静丽。
第篇杂短章,末学敢睥睨。
傥非四公者,孰毕此能事。
俞君江南英,懒效决科计。
俗子造其庐,觅句独拥鼻。
雪风灞桥路,想见形梦寐。
贻我青云编,三读增畏愧。
未尝胶山林,亦复到城市。
石顽木鑽透,悟处定不二。
清风濯炎暑,使我破芜秽。
情悰猥能同,外此谁臭味。
请加精进心,道远乌足喟。
骎骎不停规,今古本无异。
诗来我知往,因以当交质。
白话文翻译:
我从小就痴迷于诗,努力去理解古人的意趣。经过千百年,所能吸收到的也不过三四句。这话或许显得愚痴,但其实我也有我的见解。大雅的诗不再出现,少陵的诗却能深入人心。楚辞虽然久无声息,李白的作品却又重新被推崇。堂堂的豫章伯(王勃),与世俗的风气并不相媚。峭峭的后山老树,古老而静谧的景象。我的诗篇杂乱短小,后学的我怎敢自视高人?如果不是像四位公(指四位著名诗人)那样的人,谁能完成这样的事业呢?俞君是江南的英才,不愿去追逐功名利禄。普通人造自己的小屋,独自品味诗句。雪风吹拂的灞桥路,想必能让我梦中相见。您赠给我的《青云编》,我读三遍便增添了愧疚。虽然未曾去过胶山和林海,但也曾到过城市。石头顽固,树木也能穿透,明悟的地方是绝对的。清风洗净炎热的夏季,让我摆脱污秽的心境。情感的深处虽能相同,除了这个谁还会有恶臭的味道?请您加油精进心志,前路遥远无可叹息。骏马奔驰不停,古今本无差别。诗歌中我了解过去,因此可以交出我的作品。
注释:
- 癖耽:沉迷于。
- 大雅:指雅正的诗歌,出自《诗经》。
- 少陵:指王维,因其字为少陵。
- 楚骚:指屈原的《离骚》等作品,代表楚辞。
- 豫章伯:指王勃,以《滕王阁序》闻名。
- 青云编:指一部诗集,可能是俞君所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镃,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擅长诗歌,作品多表现对古人诗歌的崇敬与探求,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诗人对古典诗歌的深入思考之时,表达了他对诗歌的热爱和对古人诗意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看法。
诗歌鉴赏:
张镃在《俞玉汝以诗编来因次卷首韵》中,通过对古典诗歌的回顾与反思,表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和个人修养的阐释。诗的开头自述其对古诗的迷恋与理解,展现出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向往。诗人不仅指出了古代诗歌的价值,也表达了对当代诗人及其作品的敬仰和无奈。
在对比古今诗歌的过程中,诗人通过提及屈原、王维等大家的名字,强调了他们在文学史上的深远影响,而自身的创作却显得微不足道。尤其是“我知往,因以当交质”,更是体现了他对历史的反思与自我定位,让人感受到一种时代的无力感和文化的延续。
此外,诗中对自然的描绘,如“雪风灞桥路”,既是对美好景色的想象,也是诗人心境的投射,创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全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语言简练而富于哲理,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风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我生癖耽诗:我从小就沉迷于诗歌。
- 极力参古意:努力去探求古人的意趣。
- 寥寥千百年:经过千百年(的历史)。
- 所取仅三四:所能吸收到的也不过三四句。
- 此言或是痴:这话或许显得愚痴。
- 的确有见地:但其实我也有我的见解。
- 大雅既不作:大雅的诗不再出现。
- 少陵得深致:少陵的诗却能深入人心。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清风濯炎暑,情悰猥能同”。
- 比喻:将诗歌比作青云,象征高远的理想。
- 反复:诗中多次提到的“我”与“诗”,强调了诗人的主观感受。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古典诗歌的回顾,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尊重,对个人创作的谦逊以及对未来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青云:象征高远理想与追求。
- 雪风:代表清新自然的气息,象征心灵的洗涤。
- 古意: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向往和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张镃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元代
- D. 明代
-
“楚骚”指的是哪个诗人的作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屈原
- D. 王维
-
诗中提到的“青云编”是指什么?
- A. 一部名著
- B. 一首诗
- C. 一部诗集
- D. 一幅画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张镃的这首诗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与内心情感的表达。王维通过山水之间的静谧来表达其对人生的感悟,而张镃则通过对古典诗歌的思考来反映个人的修养与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十九首解读》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