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不出遨》
时间: 2025-02-04 16:13: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寒食不出遨
张镃 〔宋代〕
湖南寒食又今年,宿雨连朝洗旧烟。
竹叶酒边閒凿落,杏梢墙畔出秋千。
游欢殆类前生事,老态惟思白昼眠。
明日水边晴更好,只愁归思渺秦川。
白话文翻译:
今年的寒食节又到了,
昨夜的雨水连绵不绝,洗去了旧日的烟云。
在竹叶酒旁,悠闲地品酒,
杏树梢头,墙边荡起秋千。
游乐的欢愉似乎仿佛是前生的事情,
而我如今只想着白天的安睡。
明天水边的天气会更好,
我只担心对故乡的思念如秦川般渺茫。
注释:
- 寒食:指寒食节,春秋时期的祭祖节日,禁火食冷食。
- 宿雨:夜间的雨。
- 竹叶酒:用竹叶浸泡而成的酒,象征清新、雅致。
- 秋千:此处指儿童玩耍的器具,象征欢乐。
- 游欢:游乐的欢愉。
- 白昼眠:指白天安静地睡觉,体现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秦川:指秦地,古地名,象征故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字子虔,号素庵,宋代诗人,生于湖南。他的诗作多描写山水、田园,风格清新明丽,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
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诗中表现了对这个节日的思考与感悟,诗人在这样的节日里,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寒食”节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在节日中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诗的开头,通过“宿雨连朝洗旧烟”描绘出清晨洗净的烟雾,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宁静的氛围。接着,作者在竹叶酒旁悠闲地饮酒,展现了节日的惬意与放松;而“杏梢墙畔出秋千”中的秋千则进一步渲染了欢乐的气氛,仿佛回到了童年。
而在后半部分,作者的情感逐渐转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游欢殆类前生事”表达了一种对往昔欢乐的追忆,同时也暗示着自己已步入老年,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开始浮现。最后一句“只愁归思渺秦川”则突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显得格外深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交融,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故乡的思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湖南寒食又今年:点明时间与地点,设定诗的背景。
- 宿雨连朝洗旧烟:通过自然景象表现清新气候,象征新生。
- 竹叶酒边閒凿落:描绘饮酒的闲适与幸福。
- 杏梢墙畔出秋千:表现童趣与欢乐,营造轻松氛围。
- 游欢殆类前生事:感叹往昔快乐,暗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 老态惟思白昼眠:反映老年人的安静与思考,展现内心的孤独。
- 明日水边晴更好:展望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期待。
- 只愁归思渺秦川: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深沉。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宿雨连朝”、“竹叶酒边”,使用对仗增强节奏感。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心情,增强情感的传达。
- 拟人:无形的思念被赋予了情感,使诗更具人性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寒食节的场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故乡的思念,表现出时光流逝带来的感慨与无奈,形成了一种深邃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食:传统节日,象征对过往的怀念。
- 竹叶酒:象征清新、雅致的生活。
- 杏梢:代表青春与快乐。
- 秋千:象征童年与无忧无虑的时光。
- 秦川:象征故乡,表达思乡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寒食节的主要习俗是什么? A. 点灯
B. 禁火食冷食
C. 放烟花
D. 祭祖 -
作者在诗中表现出对什么的思念? A. 朋友
B. 故乡
C. 自然
D. 过往的游乐 -
“游欢殆类前生事”中“前生”指的是什么? A. 过去的生活
B. 来世
C. 未来的生活
D. 童年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的作品,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展现对故乡的浓厚情感。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现孤独与思乡,但更强调酒的豪情与放纵。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有对故乡的思念,但情感更加沉重,展现战乱带来的苦痛。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集》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 《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