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事二十四首》

时间: 2025-01-26 04:48:22

匈奴未灭敢言家,百里行犹九十赊。

怕有旁人说长短,风云气尽爱春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匈奴未灭敢言家,百里行犹九十赊。怕有旁人说长短,风云气尽爱春华。

白话文翻译:

匈奴尚未被消灭,怎敢谈论家事?即使走了百里路,也感觉像走了九十里一样遥远。担心旁人议论是非,风云变幻的气概已尽,现在只爱春天的繁华。

注释:

字词注释:

  • 匈奴:古代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这里代指外敌。
  • 敢言家:敢谈论家事。
  • 百里行犹九十赊:比喻事情接近完成但仍未完成。
  • 怕有旁人说长短:担心别人议论是非。
  • 风云气尽:比喻英雄气概或豪情壮志消逝。
  • 爱春华:喜爱春天的繁华景象。

典故解析:

  • 匈奴未灭:出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霍去病曾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家事的忽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晚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末民初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他的诗歌多反映时代变革和个人情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梁启超在国家危难之际,个人的无奈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忧虑,以及对个人情感的压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在国家危难之际的复杂情感。首句“匈奴未灭敢言家”直接引用历史典故,强调了国家大事的重要性,暗示个人情感的牺牲。第二句“百里行犹九十赊”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事情接近完成但仍未完成的焦虑感。第三句“怕有旁人说长短”反映了作者对他人评价的担忧,而最后一句“风云气尽爱春华”则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英雄气概的消逝。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体现了梁启超诗歌的独特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强调了国家大事的重要性,暗示个人情感的牺牲。
  • 第二句: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事情接近完成但仍未完成的焦虑感。
  • 第三句:反映了作者对他人评价的担忧。
  • 第四句: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英雄气概的消逝。

修辞手法:

  • 比喻:“百里行犹九十赊”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事情接近完成但仍未完成的焦虑感。
  • 引用典故:“匈奴未灭敢言家”直接引用历史典故,强调了国家大事的重要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在国家危难之际,个人的无奈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作者的复杂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匈奴:代指外敌,象征国家危机。
  • 百里行:比喻事情接近完成。
  • 风云气:象征英雄气概或豪情壮志。
  • 春华:象征美好事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匈奴未灭敢言家”引用的是哪个历史人物的典故? A. 霍去病 B. 岳飞 C. 文天祥 D. 诸葛亮

  2. “百里行犹九十赊”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3. 诗中“风云气尽爱春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对国家大事的忧虑 B. 对个人情感的压抑 C. 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D. 对他人评价的担忧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梁启超的其他爱国诗作,如《太平洋遇雨》等。

诗词对比:

  • 与岳飞的《满江红》对比,两者都表达了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梁启超全集》
  • 《中国近代文学史》
  • 《清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