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漈草堂》

时间: 2025-01-11 02:45:11

岭绝瀑源穷,曾于此筑宫。

得知千载上,因住万山中。

废址苔荒尽,遗书电取空。

高皇南渡始,却议及招弓。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夹漈草堂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岭绝瀑源穷,曾于此筑宫。
得知千载上,因住万山中。
废址苔荒尽,遗书电取空。
高皇南渡始,却议及招弓。

白话文翻译:

在这险峻的山岭上,瀑布的水源看似无尽,我曾在这里建造过宫殿。
得知千年之后,因而在万山之间栖居。
废弃的宫殿遗址上苔藓丛生,留下的书信已经化为空无。
高皇南渡江开始时,却又商讨起招募弓箭手的事宜。

注释:

字词注释:

  • 夹漈: 指山间的夹缝,形容环境的险峻。
  • : 指宫殿,这里象征着曾经的繁华。
  • 万山中: 指山峦重叠的地方,表示隐居之地。
  • 废址: 废弃的遗址。
  • 电取空: 指留下的书信在电光石火之间消失,形容时光的流逝。

典故解析:

  • 高皇: 指的是高宗赵构,南渡江南,象征着南宋建立的历史背景。
  • 招弓: 可能是指招募士兵的典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动向和军事需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天池,晚号白云山人,南宋诗人、文学家。其作品以豪放奔放著称,尤其善于描绘山水景色,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夹漈草堂》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诗人通过描写自己所处的环境,表达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夹漈草堂》是一首充满感伤与哲思的诗,刘克庄通过描绘自然环境与历史遗址,表现了对过往繁华的追忆和对现实时局的思考。开头“岭绝瀑源穷”,展现了险峻的自然环境,给人一种苍凉的感觉。接着提到“曾于此筑宫”,诗人借古抒今,回忆自己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

“得知千载上,因住万山中。”这一句传达出诗人对时间的感慨,千年之后,风云变幻,自己只能寄情于大山之中,寻求内心的安宁。后面提到的“废址苔荒尽,遗书电取空”则更进一步加强了这种对历史的无奈,昔日的辉煌已成废墟,留下的书信似乎也在时间的洪流中消散,突显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最后一句“高皇南渡始,却议及招弓”,提到高宗南渡,暗示了国家的动荡与变迁,诗人在这里不仅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也折射出历史的沉重。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历史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历史、自然的深邃理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岭绝瀑源穷: 描绘了险峻的山岭与瀑布的景象,表现出大自然的壮观。
  2. 曾于此筑宫: 回忆过去的繁华,表现出诗人的怀旧情怀。
  3. 得知千载上: 表达时间的流逝,千年之后的孤寂。
  4. 因住万山中: 表示隐居于群山之间,寻求内心的安宁。
  5. 废址苔荒尽: 反映废弃宫殿的荒凉,暗示历史的无情。
  6. 遗书电取空: 书信的消逝象征着过往的失去与无常。
  7. 高皇南渡始: 提到历史事件,增强了诗的历史厚重感。
  8. 却议及招弓: 说明政治局势的变化,表现出时代的动荡。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仗和排比的手法,如“岭绝”与“瀑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通过意象的对比(如辉煌与荒废)展现历史的变迁和诗人内心的感受。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历史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对历史变迁的思索,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孤独和对过往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象征险峻与高远,代表着自然的力量与庄严。
  • : 表达自然的美丽与无常,暗示事物的流动与变化。
  • : 代表曾经的繁华与荣耀,反映出历史的沧桑。
  • :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遗忘,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
  • 高皇: 引用历史人物,增强诗的深度与广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高皇”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宋太宗
    B. 宋高宗
    C. 宋仁宗
    D. 宋宣和

  2.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历史的感慨与对隐居的向往
    C. 对战争的反思
    D. 对爱情的追忆

  3. “废址苔荒尽”中的“苔”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时光的流逝
    C. 垃圾
    D. 精神的寄托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终南山》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王维的《终南山》同样描绘了隐居生活,但其意境更为清新淡远,表现出对自然的和谐与人心的宁静。刘克庄的《夹漈草堂》则更多地反映了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孤独,情感更为深沉。两者在表达思想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风格。

参考资料:

  1. 《宋诗鉴赏辞典》
  2. 《中国古代诗词选》
  3. 《刘克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