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踏枝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10 22:08: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鹊踏枝二首 其一》
作者:程千帆
柳外清辉楼一角,
碧海冰奁,刻意怜秋约。
云影渐生蟾影薄,
今宵光景浑非昨。
自卜镫花无计著,
暝色侵寻,忍下重重幕。
竟夜雨风相斗作,
任它愁绪添眉萼。
白话文翻译:
在柳树外清辉照耀的楼角,碧海如同冰奁一样,特意怜惜这秋天的约定。云影渐渐浮现,月影也变得淡薄,今夜的景色与昨夜完全不同。自己卜算灯下的花影无从把握,夜色渐深,忍不住拉下重重的帷幕。整夜里雨风交斗,任由愁绪在眉梢上增添。
注释:
- 柳外:指柳树外面,描绘环境。
- 清辉:指月光清澈明亮的光辉。
- 碧海冰奁:形容海面如冰箱般清澈,意象清新。
- 云影:指云彩的影子。
- 蟾影:指月亮的影子,蟾蜍常与月亮相联。
- 自卜:自己推算或占卜。
- 镫花:灯下的花影。
- 暝色:夜色,沉沉的黑暗。
- 重重幕:指厚重的帷幕,象征隔绝与孤独。
- 愁绪:忧愁的情绪,情感的负担。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看出作者对秋天的沉思和对往昔的怀念,这种情感在古代文学中常常出现。秋天本身就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季节,常常引发诗人对人生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程千帆(1896-1976),字维舟,号千帆,江苏南通人。近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曾留学于法国,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他的诗歌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其作品风格多样,既有传统的古典韵味,也融入了现代的思潮。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近现代,背景应与作者的生活经历和社会环境有关。诗中表现出的孤独与忧愁,可能受到社会动荡与个人经历的影响,反映了那个时代文学的共鸣。
诗歌鉴赏:
《鹊踏枝二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伤。开篇用“柳外清辉楼一角”,不仅营造出了一种静谧的环境,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思念。接下来的“碧海冰奁”则通过比喻手法,将海面与冰奁相提并论,传递出一种清冷而美丽的意象,使人感受到秋天的宁静与凄美。
“云影渐生蟾影薄”,这里的蜡烛与月亮的影子交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景色的变化,给人一种无奈的感慨。诗人在此处自卜“镫花无计著”,暗示着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无力感,表现出一种无奈而又深沉的情怀。
最后的“竟夜雨风相斗作”,更是将整首诗推向高潮,雨与风的交织,象征着内心的纷乱与忧愁。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深思。通过自然的描绘,诗人传达出了一种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柳外清辉楼一角: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柳树与清辉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 碧海冰奁:通过比喻,形象化了海水的清澈与静谧。
- 云影渐生蟾影薄:暗示时光的流逝与夜晚的变化。
- 今宵光景浑非昨:感叹今夜与往夜的不同,流露出一种怀旧之情。
- 自卜镫花无计著: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 暝色侵寻:夜色逐渐加深,带来一种沉重的氛围。
- 忍下重重幕:象征着内心的压抑与孤独。
- 竟夜雨风相斗作:雨与风的冲突,映射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 任它愁绪添眉萼:愁绪无处不在,增添了诗人内心的负担。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碧海冰奁”形象地比喻海的清澈。
- 对仗:如“竟夜雨风相斗作”,形成了优美的音韵。
- 拟人:通过“愁绪”赋予情感,使得情绪更为鲜活。
-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孤独与怀旧的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展现了对过去的眷恋与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 柳:象征柔美与忧伤,常与思念相连。
- 清辉:象征光明与希望,也暗含孤独的反衬。
- 碧海:象征宁静与广阔,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 云影与蟾影: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幻影,表现出对过往的追忆。
- 重重幕:象征隔绝与孤独,传递出内心的压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柳外清辉”中的“柳”指的是什么?
- A. 柳树
- B. 柳叶
- C. 柳花
- D. 柳风
-
“碧海冰奁”中的“冰奁”比喻的是什么?
- A. 冰冷
- B. 清澈
- C. 透明
- D. 凉爽
-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 A. 快乐
- B. 怀旧与忧愁
- C. 激动
- D. 愤怒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李清照与程千帆的作品都表达了对过往的思念与孤独,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偏向于女性的细腻情感,而程千帆则更多地融入了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
参考资料:
- 《程千帆诗集》
- 《中国现代诗歌史》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