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登王屋仙坛》

时间: 2025-01-26 05:17:31

月临峰顶坛,气爽觉天宽。

身去银河近,衣沾玉露寒。

云中日已赤,山外夜初残。

即此是仙境,惟愁再上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月临峰顶坛,气爽觉天宽。身去银河近,衣沾玉露寒。云中日已赤,山外夜初残。即此是仙境,惟愁再上难。

白话文翻译: 月亮照在峰顶的祭坛上,空气清新,感觉天空格外宽广。身体仿佛离银河很近,衣服沾上了冰冷的玉露。云层中的太阳已经变得赤红,山外的夜晚刚刚开始残破。这里就是仙境,只是担心再次攀登会很难。

注释:

  • 月临:月亮照耀。
  • 峰顶坛:山顶的祭坛。
  • 气爽:空气清新。
  • 银河:天上的银河。
  • 玉露:比喻露水,因其清凉如玉。
  • 赤:变红。
  • 夜初残:夜晚刚刚开始残破,指夜色渐深。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主要描绘的是登高望远的景象和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非熊,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景致和个人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月夜登高,远眺仙境般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再次登临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夜登高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诗中“月临峰顶坛”开篇即点明了时间和地点,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气爽觉天宽”进一步以空气的清新来衬托心境的开阔。后两句“身去银河近,衣沾玉露寒”则通过具体的感官体验,增强了诗的立体感和真实感。结尾“即此是仙境,惟愁再上难”则表达了对美景的留恋和对再次登临的忧虑,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月临峰顶坛:月亮照耀在山顶的祭坛上,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宁静的氛围。
  2. 气爽觉天宽:空气清新,让人感觉天空格外宽广,心情也随之开阔。
  3. 身去银河近:身体仿佛离银河很近,形容登高远望时的超然感受。
  4. 衣沾玉露寒:衣服沾上了冰冷的露水,增强了夜晚的清凉感。
  5. 云中日已赤:云层中的太阳已经变得赤红,描绘了日出的景象。
  6. 山外夜初残:山外的夜晚刚刚开始残破,指夜色渐深。
  7. 即此是仙境:这里就是仙境,表达了对美景的赞叹。
  8. 惟愁再上难:只是担心再次攀登会很难,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月临峰顶坛”中的“临”字,赋予月亮以人的动作。
  • 比喻:如“衣沾玉露寒”中的“玉露”,比喻露水清凉如玉。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自然美景和表达对再次登临的忧虑。通过描绘月夜登高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对再次登临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象征宁静和神秘。
  • 峰顶坛:象征神圣和崇高。
  • 银河:象征遥远和神秘。
  • 玉露:象征清凉和纯洁。
  • 赤日:象征希望和新生。
  • 夜初残: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月临峰顶坛”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月亮照耀在山顶的祭坛上 B. 月亮照耀在山脚的祭坛上 C. 月亮照耀在山腰的祭坛上 答案:A

  2. 诗中“衣沾玉露寒”中的“玉露”比喻什么? A. 露水 B. 雨水 C. 霜 答案:A

  3. 诗的结尾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美景的留恋 B. 对再次登临的忧虑 C. 对时间的流逝的感慨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同样描绘夜晚的景色,表达对历史的感慨。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中夜晚的宁静,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顾非熊《月夜登王屋仙坛》与李白《夜泊牛渚怀古》:两者都描绘了夜晚的景色,但顾非熊的诗更侧重于对自然美景的赞叹,而李白的诗则融入了对历史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顾非熊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其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读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