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传》

时间: 2025-01-11 16:55:38

重九。

携手。

绣窗兰友。

玉斝香醪。

小园亭榭也登高。

相邀。

诗缄方胜招。

人人过尽长天雁。

无书盼。

不管西风晚。

月笼纱。

映秋花。

休遮。

灯屏菊影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重九。携手。绣窗兰友。玉斝香醪。小园亭榭也登高。相邀。诗缄方胜招。人人过尽长天雁。无书盼。不管西风晚。月笼纱。映秋花。休遮。灯屏菊影斜。

白话文翻译:

重阳节到来,携手共赏美景。绣窗前的兰友,举着玉制酒杯,品尝香醪。小园的亭子也一起登高,互相邀请,互赠诗词,才更显得热闹。人们尽管看过长空飞雁,但却没有音信可盼。不在意西风的晚来,月光透过纱窗,映照着秋花。灯下的菊影斜斜,真是美好。

注释:

  • 重九: 指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寓意登高、赏菊。
  • 绣窗: 精美的窗户,通常用来形容环境的雅致。
  • 兰友: 指和兰花有关的朋友,象征高雅之人。
  • 玉斝: 玉制的酒杯,象征珍贵的饮品。
  • 香醪: 香甜的酒,通常指米酒。
  • 登高: 重阳节的习俗,寓意攀登高处,象征吉祥。
  • 月笼纱: 月光透过薄纱,营造出柔和的氛围。
  • 灯屏菊影: 在灯光下,菊花的影子斜斜投射,增添了诗意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继端,清代诗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诗风清新洒脱,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常以细腻的笔触表现生活的美好。

创作背景:

《河传》创作于重阳节,诗人借此节日描绘与友人一起赏景的情景,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河传》通过对重阳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度佳节的温馨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构建出一幅充满秋意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惜。开头部分提到的“重九”与“携手”,不仅表明了时间背景,也隐喻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接着,绣窗兰友、玉斝香醪等意象,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友人共享美酒的愉悦。这些描写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愉悦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气息。

诗的后半部分,透过“人人过尽长天雁”,反映出一种淡淡的惆怅,尽管身边有友人相伴,但天边飞雁,自然也带来对远方友人的思念。最后几句以“月笼纱”和“灯屏菊影”结束,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美好,暗示着在这安静的氛围中,友情的温馨与思念交织,给人以深思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重九。携手。: 开头简洁明了,标明节日与场景,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
  2. 绣窗兰友。玉斝香醪。: 优雅的环境与美酒,表现出生活的品质。
  3. 小园亭榭也登高。: 小园中的亭子与登高的活动,传达出节日的习俗与乐趣。
  4. 相邀。诗缄方胜招。: 朋友之间的相邀,诗词的交流增添了节日的欢愉。
  5. 人人过尽长天雁。无书盼。: 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尽管身边有朋友,但心中仍有一丝惆怅。
  6. 不管西风晚。月笼纱。: 不在意时间的流逝,享受当下的美好。
  7. 映秋花。休遮。灯屏菊影斜。: 最后营造出一种温馨静谧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受。

修辞手法:

  • 对仗: “小园亭榭”与“相邀诗缄”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 运用“月笼纱”、“灯屏菊影”等意象,营造出美丽的秋夜景象。
  • 比喻: 通过飞雁寓意远方的思念,增加了诗的情感层次。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重阳节的主题,通过描绘节日的欢愉与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融入了对时间流逝与远方朋友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际情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重九: 象征着节日与团聚。
  • 兰友: 象征着高雅的友情。
  • 玉斝: 代表珍贵的生活享受。
  • 月笼纱: 体现了诗意与宁静。
  • 菊影: 象征着秋天的成熟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是什么?

    • A. 赏月
    • B. 登高
    • C. 吃粽子
    • D. 放烟花
  2. 诗中“月笼纱”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 A. 昼夜交替
    • B. 夜晚的宁静
    • C. 清晨的阳光
    • D. 雨后的彩虹
  3. 诗中提到的“人人过尽长天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惆怅
    • C. 愤怒
    • D. 无聊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赤壁赋》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可以将《河传》与杜甫的《登高》进行对比,两者都涉及到登高的主题,但《河传》更偏向于描绘与友人共度的温馨场景,而《登高》则更显孤独和对人生的思考。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