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无聊》

时间: 2025-01-10 22:43:12

无聊笑捻花枝说,处处鹃啼血。

好花须映好楼台,休傍秦关蜀栈战场开。

倚楼极目深愁绪,更对东风语。

好风休簸战旗红,早送鲥鱼如雪过江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虞美人·无聊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无聊笑捻花枝说,
处处鹃啼血。
好花须映好楼台,
休傍秦关蜀栈战场开。
倚楼极目深愁绪,
更对东风语。
好风休簸战旗红,
早送鲥鱼如雪过江东。

白话文翻译

在无聊时笑着捻动花枝,
到处都能听到杜鹃啼鸣,仿佛在流血。
美丽的花儿应该映衬着美丽的楼台,
不要在秦关和蜀栈的战场边开花。
倚靠在楼上极目远望,心中满是愁绪,
更对着东风诉说我的烦恼。
愿好风不要吹动战旗的红色,
早些把鲥鱼像雪一样送到江东。

注释

字词注释:

  • 无聊: 感到无趣或无所事事。
  • : 拧、捏,形容轻柔地玩弄。
  • 鹃啼血: 杜鹃鸟鸣叫,传说其声似在哭泣,象征悲伤。
  • 秦关、蜀栈: 指代历史上的战场,反映战争的残酷。
  • 鲥鱼: 一种鱼,寓意美好的生活。

典故解析:

  • 杜鹃啼血: 传说杜鹃鸟会在春天鸣叫,因其悲鸣而被称为“血”。
  • 秦关、蜀栈: 这两个地方历史上有著名的战争,代表了国家的动荡与悲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字季常,号白山,清代诗人,以工整的词作和抒情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与战争的对比,表达了对生存环境的无奈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虞美人·无聊》透过轻松的花枝捻动,引入深沉的情感,展现出一种无聊与忧愁交织的复杂心境。诗人在无聊中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杜鹃啼血”带有强烈的悲伤色彩,暗示着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痛。诗人似乎在呼唤一种宁静的生活,抒发对美丽事物的眷恋。他希望美好的花朵能够在安静的环境中绽放,而不是在战火纷飞的地方。通过“倚楼极目深愁绪”,诗人展现了他对社会动荡的无奈,内心的深愁更是通过对东风的诉说得以体现。最后一联“好风休簸战旗红,早送鲥鱼如雪过江东”,呼应了前面的忧愁,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与对美好未来的期待。这首词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背景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与艺术表现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无聊笑捻花枝说: 在无聊的时刻,轻松地玩弄花枝,暗示一种随意与无所事事的态度。
  • 处处鹃啼血: 处处都能听到杜鹃的悲鸣,象征着哀伤与对生活的无奈。
  • 好花须映好楼台: 美丽的花朵应该与美丽的建筑相映衬,表达对美好环境的渴望。
  • 休傍秦关蜀栈战场开: 不要在战场上开放,反映对战争的厌恶。
  • 倚楼极目深愁绪: 倚靠在楼上,远望时充满愁苦的情绪。
  • 更对东风语: 向东风倾诉心中的烦恼,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 好风休簸战旗红: 祈愿好风不要吹动战争的旗帜,渴望和平。
  • 早送鲥鱼如雪过江东: 期盼美好的生活早日到来,如同雪花般轻盈。

修辞手法:

  • 比喻: “鹃啼血”比喻悲伤,形象生动。
  • 拟人: “东风语”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 对仗: 词句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战争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和平的渴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枝: 象征美好与青春。
  • 杜鹃: 代表哀伤与失落。
  • 楼台: 象征理想与美好生活的追求。
  • 战场: 代表动荡与痛苦的历史。
  • 鲥鱼: 象征生活的富饶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无聊”指的是什么状态?

    • A. 快乐
    • B. 无趣
    • C. 忙碌
    • D. 兴奋
  2. “鹃啼血”中的“血”可以理解为:

    • A. 真实的血液
    • B. 悲伤
    • C. 战争的象征
    • D. 幸福
  3. 诗人希望:

    • A. 战争继续
    • B. 美好生活
    • C. 无聊的日子
    • D. 继续孤独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 比较《虞美人·无聊》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陈维崧更多地关注于内心的忧愁与社会的动荡,而辛弃疾则表现出一种豪情壮志与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典文学的魅力》
  • 《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