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潭州谢城父》

时间: 2025-01-11 23:38:21

南国波涛已过春,稍清群盗剪荆榛。

孰知贾傅倾多士,但说番君得远民。

痛饮千钟应可强,传书一纸未能频。

台评袖里犹多在,莫枉汀洲咏白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潭州谢城父
南国波涛已过春,
稍清群盗剪荆榛。
孰知贾傅倾多士,
但说番君得远民。
痛饮千钟应可强,
传书一纸未能频。
台评袖里犹多在,
莫枉汀洲咏白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南方的春天已经过去,水波依然涌动,群盗仍在肆虐。谁能想到贾傅(贾谊)曾经倾倒了那么多的士人,只是说番君(外族君主)能够远离百姓的困扰。痛快地饮酒千钟或许能让我强壮,但传递书信却难以频繁。台评(台评即台上评议)在我袖子里仍然有很多,但不要错过在汀洲吟咏白蘋(白蘋即白色的水草)。

注释

  • 南国:指南方的国家,此处指南方的水乡。
  • 波涛:水波,泛指水面的波动。
  • 群盗:指一群盗贼。
  • 荆榛:指杂草丛生的地方,象征混乱。
  • 贾傅:贾谊,汉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 番君:外族的君主,指外来统治者。
  • 痛饮千钟:形容豪饮,千钟为一种夸张的说法。
  • 传书一纸:指书信的传递,表示希望与朋友保持联系。
  • 台评:指评议,可能是对当地事务的评论。
  • 汀洲:指江边的沙洲,常被用作吟咏的场所。
  • 白蘋:一种水生植物,象征着诗意的栖息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梦得(1077年-1138年),字师道,号惭庵,宋朝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他在诗歌、散文和书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擅长五言绝句和词。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的关怀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局势动荡,社会矛盾突出。诗人通过对南国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故交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叶梦得的《寄潭州谢城父》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内涵的诗作。全诗从南国波涛的描写入手,展现了春天的过往和社稷的动荡,隐喻了当时南方社会的混乱与不安。诗人以“稍清群盗剪荆榛”来刻画盗贼猖獗的现状,表达了对社会安全的渴望。

接着,通过贾傅倾倒多士的典故,诗人引出对外族统治者的无奈,表现了对士人的热爱和对外族君主的不满。尤其在“痛饮千钟应可强,传书一纸未能频”中,透露出一种豪情与无奈的矛盾,虽有饮酒壮胆的冲动,但又因传信不易而感到孤独。

最后一句“莫枉汀洲咏白蘋”更是点出诗人对友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又因现实的困境而感到惋惜。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思考与情感,展示了叶梦得卓越的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南国波涛已过春:描绘南方春天已然过去,水波依旧翻滚,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2. 稍清群盗剪荆榛:虽春已过,但盗贼依旧猖獗,社会仍然动荡不安。
  3. 孰知贾傅倾多士:提到贾谊,表达了对杰出士人的怀念,对当时社会人才流失的惋惜。
  4. 但说番君得远民:提及外族君主与百姓的关系,暗示外族统治下的百姓生活困苦。
  5. 痛饮千钟应可强:以豪饮来壮胆,表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6. 传书一纸未能频: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但因环境变迁而难以保持联系。
  7. 台评袖里犹多在:表示自己心中仍有许多对时事的看法与感慨。
  8. 莫枉汀洲咏白蘋:希望在美好的自然中吟咏,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情的珍惜。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痛饮千钟”与“传书一纸”,形成对比。
  • 夸张:千钟的饮酒,表现诗人豪情。
  • 典故:贾傅的引用,使诗意更为深厚。
  • 意象:白蘋象征着诗人的情感寄托。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对社会现状的忧虑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典故与自然意象的结合,诗人展现了复杂的情感与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波涛:象征着动荡不安的社会。
  • 荆榛:代表混乱与艰难的环境。
  • 贾傅:象征着人才的流失与对贤士的渴望。
  • 白蘋:象征着清新自然与诗意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友情与思念
    b) 自然与生活
    c) 社会动荡与对贤士的怀念

  2. “痛饮千钟应可强”这一句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豪情壮志
    b) 失落与无奈
    c) 对外族的愤怒

  3. 诗中提到的贾傅是谁?
    a) 汉代的文学家
    b) 南宋的诗人
    c) 外族的君主

答案

  1. a) 友情与思念
  2. a) 豪情壮志
  3. a) 汉代的文学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描绘了社会动荡与对故国的思念。
  • 《送友人》(李白):表达对朋友的深切思念。

诗词对比

  • 《寄潭州谢城父》与《春望》:两首诗都表现了对社会动荡的忧虑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但《春望》更加强调对国家命运的关注,而《寄潭州谢城父》则更突出个人情感与友情的珍惜。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叶梦得相关研究论文与评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