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太保招抚淮北刘马军屡奏捷》
时间: 2025-01-11 23:44: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刘太保招抚淮北刘马军屡奏捷
作者:叶梦得 〔宋代〕
先声已起故将军,
卧治何劳病使君。
冠带岂能忘旧俗,
山河自亦恶妖氛。
羽书奏捷无留敌,
舆地论封有策勋。
横槊赋诗非我事,
车书会复见斯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刘太保在淮北招抚刘马军的胜利。诗中提到,昔日的将军声势已经展开,而病榻上的君主又何必过于劳累呢?身穿官服难以忘却往日的风俗,祖国大地上也厌恶妖邪的气氛。战报传来,敌人已经无处可逃,讨论封土的计划,都是为有功之人。写诗赋词并不是我的事,唯愿车马文书再次复兴文治。
注释:
字词注释:
- 先声:指事先的声势或动静。
- 卧治:指卧病在床,治理国家。
- 冠带:官职的象征,形容身为官员的身份。
- 妖氛:指邪恶的气氛或势力。
- 羽书:信函,尤其是报捷的信。
- 横槊赋诗:意指挥舞长矛而作诗,形容豪情壮志。
- 车书:车马和文书,象征文治的复兴。
典故解析:
- 刘太保:指的是刘将军,历史上对于一些有功之臣的尊称。
- 诗中提到的“妖氛”,可能与当时社会动乱相关,反映出对和平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梦得,字惟忠,号青藤,宋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内容多涉及历史和政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时期,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和文治复兴的期盼,体现出对将领功绩的敬仰和对文治的渴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刘太保招抚刘马军的背景为主线,展现了在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诗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通过对将军的回忆,将读者带入一个历史的回顾,表现出对将领的尊重与怀念。同时,诗人对卧病在床的君主提出了反思,表达了对国家事务的关心。后半部分则提到羽书传来的捷报,显示出对胜利的欢愉,诗人将国家的荣誉与文治复兴紧密相连,强调了军事胜利后需要的文治安定。最后一句“横槊赋诗非我事”,则透出一种对文人身份的淡然和对英雄气概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文治与武功的思考,既希望能恢复文化之盛,又不忘战争带来的荣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先声已起故将军:古老的将军声势已然展开,暗示战争的前奏。
- 卧治何劳病使君:病中的君主何必过于操劳,体现了对权力和责任的反思。
- 冠带岂能忘旧俗:官员身份使人难以忘却往日的传统。
- 山河自亦恶妖氛:国家的山河都厌恶邪恶的气氛,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
- 羽书奏捷无留敌:捷报传来,敌人已无处可逃,显示出战争的胜利。
- 舆地论封有策勋:讨论封土的计划,都是基于功勋。
- 横槊赋诗非我事:写诗并不是我的主要任务,表达出对文人身份的认知。
- 车书会复见斯文:期待文治的复兴,显示出对文化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卧治”与“病使”,增强了语言的美感。
- 比喻:将诗人身份与将军身份进行对比,强调文治与武功的不同。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军事胜利的喜悦,同时强调了文治复兴的重要性,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望与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将军:象征着军事力量与勇气。
- 病榻:代表着权威的脆弱和对国家的担忧。
- 羽书:象征着胜利的到来与希望。
- 冠带:代表官职与责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羽书”指的是什么?
- A. 战争的声音
- B. 报捷的信函
- C. 诗歌
- D. 书信
-
诗中提到“卧治何劳病使君”的意思是?
- A. 君主应该多休息
- B. 君主过于操劳
- C. 君主需要战争
- D. 君主已无力治理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叶梦得的这首诗更加强调对军事成功的欢愉,而杜甫则更关注战争带来的苦难与国家的衰败。两者在表达情感上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不同时期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不同关注点。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