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 得悔生长安书,却寄》
时间: 2025-01-26 07:09:28意思解释
瑞鹤仙 得悔生长安书,却寄
作者: 朱祖谋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满春衫泪污。西雁到客枕离魂轻度。城南旧韦杜。料天涯一样,看花如雾。秦筝漫谱。怕酒边尘涴玉柱。问麻鞋万里,孤拜杜鹃,谁识臣甫。月色今宵换尽,解忆长安,两家儿女。残年倦旅。菰芦约渺何许。上高楼莫望,江南春好,斜阳时候最苦。纵青山无恙,谁管断云去住。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衣衫沾满了泪水,西雁飞到客人的枕边,带走了离别的幽魂。城南的旧时韦杜,现在看来天涯海角也如同这般,看花就像朦胧的雾气。秦筝随意弹奏,怕酒杯旁的尘埃污染了玉柱。问那千里外的麻鞋,孤独地拜访杜鹃,谁又知道我的身份。今夜的月色已经改变,回忆起长安的两家儿女。残年在旅途上倦怠,菰芦约定的去向又在何处?不要在高楼上眺望,江南的春天虽好,斜阳时分最为苦楚。即便青山依旧,谁又在意那断云的去留?
注释
- 满春衫泪污: 指春天衣服沾满了泪水。
- 西雁: 指西方的雁,象征离别和思乡。
- 韦杜: 可能指古代的诗人韦应物和杜甫。
- 秦筝: 指古代的筝乐器,常用来表达思乡情。
- 麻鞋: 代指行旅者,象征着旅途的艰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祖谋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而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对故土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的流亡生活有关,表达了对故乡长安的思念和旅途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思乡情怀,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他对长安的深切怀念。开头的“满春衫泪污”便点明了诗人的内心情感,春天本应是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但对于诗人而言,却是忧愁和泪水的象征。接下来的“西雁到客枕离魂轻度”则通过西雁的意象,表现了离别的苦楚与孤独。诗人不仅回忆起故乡的美好,也对过往的友情和亲情感到无比惆怅。
“月色今宵换尽,解忆长安”一联,将诗人的思绪引入了夜晚的静谧中,月光的变化似乎在提醒他时间的流逝和对故乡的思念。全诗的情感在后半部分不断升华,尤其是“上高楼莫望,江南春好,斜阳时候最苦”,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苦楚的交织,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个人的孤独之间的矛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满春衫泪污: 表达了春天的悲哀与泪水的无奈。
- 西雁到客枕离魂轻度: 西雁象征离别,带走了诗人的思念。
- 城南旧韦杜: 提及旧时的诗人,表达对往昔的追忆。
- 料天涯一样,看花如雾: 形容对远方的思索,景物模糊不清。
- 秦筝漫谱: 随意弹奏,流露出内心的惆怅。
- 怕酒边尘涴玉柱: 担心尘埃玷污美好,象征纯洁的情感受损。
- 问麻鞋万里,孤拜杜鹃: 旅途孤独,杜鹃象征思乡。
- 月色今宵换尽: 夜色的变化,暗示时间流逝。
- 残年倦旅: 对于流浪生活的疲惫感。
- 上高楼莫望: 劝诫自己不要去高处眺望,避免徒增烦恼。
- 纵青山无恙,谁管断云去住: 青山依旧,云的去留却无所谓,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西雁”、“杜鹃”等意象,传达思乡情感。
- 对仗: 本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如“上高楼莫望,江南春好”。
主题思想: 诗中透露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流浪生活的无奈与孤独感,表现出一种人事如梦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雁: 代表离别与思乡。
- 秦筝: 象征音乐与情感的寄托。
- 月色: 反映时间的流逝及内心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满春衫泪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乐 b) 悲伤 c) 愤怒
- “西雁到客枕”中的西雁象征着什么? a) 友谊 b) 离别 c) 旅行
- 诗人对长安的情感是: a) 忘却 b) 思念 c) 无所谓
答案:
- b) 悲伤
- b) 离别
- b) 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塘》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对比,两者均有强烈的思乡情感,但朱祖谋的诗更具孤独与无奈的情绪,而李白则更显豪情壮志。两首诗都通过夜晚的景象抒发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层次。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
通过以上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瑞鹤仙 得悔生长安书,却寄》的诗意与情感,感受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