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奚司空立南海王庙门外》
时间: 2025-01-26 02:02: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达奚司空立南海王庙门外 汤显祖 〔明代〕
司空暹罗人,面手黑如漆。华风一来觐,登观稍游逸。戏向扶胥口,树两波罗蜜。欲表身后奇,愿此得成实。树毕顾归舟,冥然忽相失。虎门亦不远,决撇去何疾。身家隔胡汉,孤生长此毕。犹复盼舟影,左手翳西日。嗔匈带中裂,口胡咙气喷溢。立死不肯僵,目如望家室。塑手一何似,光景时时出。墟人递香火,阴风吹崒峍。上有南海王,长此波臣秩。幽情自相附,游魂知几驲。至今波罗树,依依两蒙密。波声林影外,檐廊暝萧瑟。
白话文翻译:
达奚司空是暹罗人,面色和手都黑如漆。他来到中国朝见,游览时显得有些放纵。他在扶胥口玩耍,种下了两棵波罗蜜树。他想在死后留下奇特的标记,希望这些树能结果。种完树后,他回头看自己的船,突然间船不见了。虎门也不远,他为何如此迅速地离去?他的家庭和祖国隔着胡汉,孤独地在这里度过余生。他仍然期待着船的影子,左手遮住西下的太阳。他的胸膛似乎裂开,口中喷出愤怒的气息。他站立而死,不愿倒下,眼睛似乎在望着家乡。塑像的手是多么相似,光景时常出现。村民传递香火,阴风吹过险峻的山峰。上面有南海王,长期统治这片海域。幽深的情感自然相连,游魂知道多少驿站。至今波罗树依然茂密,波声和林影之外,檐廊昏暗而萧瑟。
注释:
- 司空:官职名,此处指达奚司空。
- 暹罗:今泰国。
- 华风:指中国文化。
- 扶胥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波罗蜜:一种果树,果实可食。
- 虎门:地名,位于广东省。
- 胡汉:指异族与汉族。
- 翳:遮蔽。
- 嗔匈:愤怒的胸膛。
- 崒峍:险峻的山峰。
- 波臣秩:指海神的等级。
- 驲:古代驿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汤显祖(1550-1616),明代著名剧作家、文学家,代表作有《牡丹亭》等。他的作品多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达奚司空在南海王庙门外的情景,通过其种树、思念家乡等行为,表达了异乡人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达奚司空的形象和情感。诗中,达奚司空种树的行为象征着他对这片土地的依恋和对后世的期望。他的孤独和思念通过“犹复盼舟影”等句表现得淋漓尽致。诗的最后,通过“至今波罗树,依依两蒙密”等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永恒。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幽远,展现了汤显祖高超的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司空暹罗人,面手黑如漆。”:介绍了达奚司空的身份和外貌特征。
- “华风一来觐,登观稍游逸。”:描述了他来到中国后的行为。
- “戏向扶胥口,树两波罗蜜。”:具体描绘了他种树的行为。
- “欲表身后奇,愿此得成实。”:表达了他对后世的期望。
- “树毕顾归舟,冥然忽相失。”:描绘了他回头看船却发现船不见了的情景。
- “虎门亦不远,决撇去何疾。”:表达了对船迅速离去的疑惑。
- “身家隔胡汉,孤生长此毕。”:表达了他在异乡的孤独。
- “犹复盼舟影,左手翳西日。”:描绘了他对家乡的思念。
- “嗔匈带中裂,口胡咙气喷溢。”:形象地描绘了他的愤怒。
- “立死不肯僵,目如望家室。”: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 “塑手一何似,光景时时出。”:描绘了他的形象在人们心中的印象。
- “墟人递香火,阴风吹崒峍。”:描绘了庙宇的氛围。
- “上有南海王,长此波臣秩。”:介绍了南海王的地位。
- “幽情自相附,游魂知几驲。”:表达了情感的永恒。
- “至今波罗树,依依两蒙密。”: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永恒。
- “波声林影外,檐廊暝萧瑟。”:描绘了庙宇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面手黑如漆”。
- 拟人:如“立死不肯僵”。
- 对仗:如“身家隔胡汉,孤生长此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达奚司空的形象和行为,表达了异乡人的孤独、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后世的期望。
意象分析:
- 波罗蜜树:象征着达奚司空对这片土地的依恋和对后世的期望。
- 归舟:象征着家乡和归途。
- 南海王:象征着这片土地的神灵和秩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达奚司空是哪个国家的人? A. 中国 B. 暹罗 C. 日本 D. 印度
-
达奚司空在扶胥口种了什么树? A. 桃树 B. 梨树 C. 波罗蜜树 D. 杏树
-
诗中提到的“虎门”位于哪个省? A. 广东省 B. 福建省 C. 浙江省 D. 江苏省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牡丹亭》:汤显祖的另一部著名作品,同样展现了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意境。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王之涣):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汤显祖的诗更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意境的营造。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汤显祖全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