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都城渴雨时苦摊税》

时间: 2025-01-11 07:42:54

五风十雨亦为褒,薄夜焚香沾御袍。

当知雨亦愁抽税,笑语江南申渐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闻都城渴雨时苦摊税 五风十雨亦为褒,薄夜焚香沾御袍。 当知雨亦愁抽税,笑语江南申渐高。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都城因干旱而渴望雨水,但同时又因摊派税赋而感到苦闷。诗中提到即使风调雨顺也是值得赞美的,夜晚焚香祈祷时香烟沾湿了皇帝的袍服。诗人认为雨水也害怕被征税,并以江南的申渐高为例,暗示税收之重。

注释: 字词注释:

  • 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天气良好。
  • 薄夜:深夜。
  • 焚香:烧香祈祷。
  • 沾御袍:香烟沾湿了皇帝的袍服,象征皇帝也在祈祷。
  • 抽税:征税。
  • 申渐高:指江南地区的税收繁重,典故出自《南史·申渐高传》。

典故解析:

  • 申渐高:南朝宋时期的官员,因税收繁重而闻名,后成为形容税收沉重的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汤显祖(1550-1616),明代著名剧作家、文学家,代表作有《牡丹亭》等。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反映了当时都城因干旱而渴望雨水,但同时又因摊派税赋而感到苦闷的社会现象。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风调雨顺的赞美与税收带来的苦闷,深刻揭示了社会矛盾。诗中“五风十雨亦为褒”一句,既表达了对自然恩赐的感激,又暗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薄夜焚香沾御袍”则进一步以皇帝的祈祷形象,强化了社会对雨水的渴望。最后两句“当知雨亦愁抽税,笑语江南申渐高”,巧妙运用典故,以幽默的笔触讽刺了税收的繁重,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深刻批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五风十雨亦为褒”,表达了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暗示了社会对雨水的渴望。
  • 第二句“薄夜焚香沾御袍”,通过皇帝的祈祷形象,强化了社会对雨水的渴望。
  • 第三句“当知雨亦愁抽税”,以拟人的手法,表达了雨水也害怕被征税的讽刺意味。
  • 第四句“笑语江南申渐高”,运用典故,以幽默的笔触讽刺了税收的繁重。

修辞手法:

  • 拟人:“当知雨亦愁抽税”,将雨水拟人化,表达了对税收的讽刺。
  • 典故:“笑语江南申渐高”,运用典故,增强了讽刺效果。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比风调雨顺的赞美与税收带来的苦闷,深刻揭示了社会矛盾,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深刻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五风十雨:美好的自然景象,象征风调雨顺。
  • 薄夜焚香:深夜的祈祷,象征对雨水的渴望。
  • 沾御袍:皇帝的祈祷,强化了社会对雨水的渴望。
  • 抽税:税收的沉重,象征社会的不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五风十雨”形容的是什么? A. 风调雨顺 B. 风雨交加 C. 风和日丽 D. 风平浪静 答案:A

  2. “薄夜焚香沾御袍”中的“御袍”指的是谁的袍服? A. 皇帝 B. 官员 C. 诗人 D. 平民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申渐高”是指什么? A. 江南地区的税收繁重 B. 江南地区的风景优美 C. 江南地区的文化繁荣 D. 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反映了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 白居易《卖炭翁》:通过具体事例,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难。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汤显祖《闻都城渴雨时苦摊税》:两者都反映了社会现实,但杜甫更多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而汤显祖则更多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汤显祖全集》:收录了汤显祖的所有作品,包括戏剧、诗歌等。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汤显祖的生平和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