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高》

时间: 2025-01-11 11:20:00

庐山高,高乎哉!

郁然二百五十里之盘距。

岌乎二千三百丈之,谓即敷浅原。

培何敢争其雄?

西来天堑濯其足,云霞旦夕吞吐乎其胸。

回崖沓嶂鬼手擘,涧道千丈开鸿。

瀑流淙淙泻不极,雷霆殷地闻者耳欲聋。

时有落叶于其间,直下彭蠡流霜虹。

金膏水碧不可觅,石林幽黑号绿熊。

其阳诸峰五老人,或疑纬星之精隳自空。

陈夫子,今仲弓,世家庐之下,有元劂祖迁江东。

尚知庐灵有默契,不远千里钏于公。

公亦西望怀故都,便欲往依五老巢云松。

昔闻紫阳祀六老,不妨添公相与成七翁。

我常游公门,仰公弥高庐。

不崇丘园肥遁七十淫,著作白发如秋蓬。

文能合坟诗合雅。

自得乐地于其中。

荣名利禄云过眼,上不作书自荐,下不公相通。

公乎!

浩荡在物表,黄鹄高举凌天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庐山高,高乎哉!郁然二百五十里之盘距。岌乎二千三百丈之,谓即敷浅原。培何敢争其雄?西来天堑濯其足,云霞旦夕吞吐乎其胸。回崖沓嶂鬼手擘,涧道千丈开鸿。瀑流淙淙泻不极,雷霆殷地闻者耳欲聋。时有落叶于其间,直下彭蠡流霜虹。金膏水碧不可觅,石林幽黑号绿熊。其阳诸峰五老人,或疑纬星之精隳自空。陈夫子,今仲弓,世家庐之下,有元劂祖迁江东。尚知庐灵有默契,不远千里钏于公。公亦西望怀故都,便欲往依五老巢云松。昔闻紫阳祀六老,不妨添公相与成七翁。我常游公门,仰公弥高庐。不崇丘园肥遁七十淫,著作白发如秋蓬。文能合坟诗合雅。自得乐地于其中。荣名利禄云过眼,上不作书自荐,下不公相通。公乎!浩荡在物表,黄鹄高举凌天风。

白话文翻译:

庐山高,真是高啊!它的周长有两百五十里,耸峙于两千三百丈的高空,简直是一片开阔的原野。谁敢与它争雄?西边的天堑洗濯着它的脚,晨昏的云霞在它的怀抱中吞吐着。悬崖峭壁如鬼斧神工般劈开,涧道千丈直通云霄。瀑布声淙淙不断,雷鸣般的轰响让人耳鸣欲聋。时而有落叶在它的间隙中,直下彭蠡,流霜如虹。金色的膏水与碧波难以寻觅,石林幽暗如同绿熊。阳光下的五座高峰,仿佛是纬星的精灵自空而降。陈夫子、仲弓,世家庐下,有元劂祖迁至江东。仍然知道庐山灵气有默契,千里之外也能与君相会。你也向西望怀故都,便欲依偎五老的云松。曾听闻紫阳祀六老,不妨与君共同成就七翁。我常游览你的门前,仰望你更高的庐山。不追求丘园丰盈的七十年奢华,著作白发如秋蓬。文才能合于坟诗雅韵,乐在其中。荣华富贵如过眼云烟,上不作书自我推荐,下不与人相通。啊,公啊!浩荡在万物之上,黄鹤高飞凌云而行。

注释:

  • 庐山:指的是位于江西省的庐山,以其雄伟的自然风光而闻名。
  • 郁然:形容气势磅礴的样子。
  • 岌乎:形容高耸的样子。
  • 天堑:指自然界中的深谷或河流,形成阻隔。
  • 雷霆:比喻声音大或气势雄伟。
  • 彭蠡:指古代的一个湖泊,象征着流动的水。
  • 紫阳:古代道教的神祇,与庐山有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周(1427年-1509年),字仲圭,号石溪,明代著名画家、诗人,他以山水画见长,深受文人推崇。沈周的诗歌常融入自然景物,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创作背景:

《庐山高》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变革和文化繁荣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庐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敬与对人文情怀的思考。

诗歌鉴赏:

《庐山高》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沈周以其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庐山的巍峨与秀美。全诗开篇便以“庐山高,高乎哉!”引出,感叹庐山的气势,立刻吸引读者的注意。诗中对庐山的描绘不仅局限于其物理高度,更深入到其与人文的关联。山的雄伟与人的渺小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自然的伟力与人类的渺小。

诗中采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和对仗,使得诗句更加生动。例如“云霞旦夕吞吐乎其胸”,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云霞与庐山的关系描绘得亲密而富有生气。此外,诗人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相结合,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

整首诗不仅是对庐山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思。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折射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突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邃的思索,沈周在《庐山高》中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庐山高,高乎哉!”开头的感叹句,直接表达对庐山的崇敬。
  • “郁然二百五十里之盘距。”描述庐山的周长,给人以壮丽的视觉印象。
  • “岌乎二千三百丈之,谓即敷浅原。”强调山的高度,二千三百丈的高度让人震撼。
  • “培何敢争其雄?”反问句,表达庐山的独特性与无可比拟。
  • “西来天堑濯其足,云霞旦夕吞吐乎其胸。”描绘庐山与自然的互动,展现自然之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霞旦夕吞吐乎其胸”,将云霞与庐山的关系拟人化。
  • 对仗:如“金膏水碧不可觅,石林幽黑号绿熊”,形成节奏感。
  • 夸张:如“耳欲聋”形容瀑布声音之大,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的赞美之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反映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强调了自然的伟大与人类的渺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庐山:象征自然的伟力与人文的寄托。
  • 云霞:象征变化多端,给人以灵动之感。
  • 瀑布:象征力量与生命的流动。
  • 落叶:象征人生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庐山高》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沈周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天堑”指的是什么?

    • A. 高山
    • B. 深谷
    • C. 河流
  3.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 A. 人生哲理
    • B. 自然景观
    • C. 人与自然的关系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望庐山瀑布》 李白
  • 《庐山谣》 李白

诗词对比:

沈周的《庐山高》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都有对庐山的描绘,但沈周更侧重于山的雄伟与人文结合,李白则侧重于瀑布的壮观与抒情。两者在意境和风格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山水诗赏析》
  • 《沈周与明代文人文化》

相关诗句

庐山高,高乎哉!下一句是什么

郁然二百五十里之盘距。上一句是什么

郁然二百五十里之盘距。下一句是什么

岌乎二千三百丈之,谓即敷浅原。上一句是什么

岌乎二千三百丈之,谓即敷浅原。下一句是什么

培何敢争其雄?上一句是什么

培何敢争其雄?下一句是什么

西来天堑濯其足,云霞旦夕吞吐乎其胸。上一句是什么

西来天堑濯其足,云霞旦夕吞吐乎其胸。下一句是什么

回崖沓嶂鬼手擘,涧道千丈开鸿。上一句是什么

回崖沓嶂鬼手擘,涧道千丈开鸿。下一句是什么

瀑流淙淙泻不极,雷霆殷地闻者耳欲聋。上一句是什么

瀑流淙淙泻不极,雷霆殷地闻者耳欲聋。下一句是什么

时有落叶于其间,直下彭蠡流霜虹。上一句是什么

时有落叶于其间,直下彭蠡流霜虹。下一句是什么

金膏水碧不可觅,石林幽黑号绿熊。上一句是什么

金膏水碧不可觅,石林幽黑号绿熊。下一句是什么

其阳诸峰五老人,或疑纬星之精隳自空。上一句是什么

庐山高,下一句是什么

高乎哉!上一句是什么

高乎哉!下一句是什么

郁然二百五十里之盘距。上一句是什么

郁然二百五十里之盘距。下一句是什么

岌乎二千三百丈之,上一句是什么

岌乎二千三百丈之,下一句是什么

谓即敷浅原。上一句是什么

谓即敷浅原。下一句是什么

培何敢争其雄?上一句是什么

培何敢争其雄?下一句是什么

西来天堑濯其足,上一句是什么

西来天堑濯其足,下一句是什么

云霞旦夕吞吐乎其胸。上一句是什么

云霞旦夕吞吐乎其胸。下一句是什么

回崖沓嶂鬼手擘,上一句是什么

回崖沓嶂鬼手擘,下一句是什么

涧道千丈开鸿。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