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辛著作兴化园池诗 其二》

时间: 2025-01-11 02:24:41

东来重见郭翻船,目极沧洲似渺然。

浪信小桡穿竹去,不知佳景向谁边。

白头赵将心仍在,多病莱芜灶不烟。

惟有王家风月地,时时客看满池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东来重见郭翻船,目极沧洲似渺然。
浪信小桡穿竹去,不知佳景向谁边。
白头赵将心仍在,多病莱芜灶不烟。
惟有王家风月地,时时客看满池莲。

白话文翻译:

从东边再次见到郭家翻船,目光所及的沧洲似乎渺小无边。
小船在波浪中穿过竹林,不知道这美丽的景色向谁而去。
虽然白发苍苍的赵将军的心仍然在,这多病的莱芜却是灶火不烟。
唯有王家的风月之地,时常有客人来欣赏满池的莲花。

注释:

  1. 郭翻船:指郭家的一艘翻船,可能是诗人以前熟悉的景象。
  2. 沧洲:指广阔的水面或岛屿,形容景色的辽阔。
  3. 浪信:意为在波浪中的小船。
  4. 小桡:小船。
  5. 白头赵将:指年老的赵将军,象征着忠诚与怀念。
  6. 莱芜:地名,意指多病的生活。
  7. 王家风月:王家所在的风光和月色,象征美好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璧山,北宋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学等领域有重要贡献,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生活感悟和自然景色为题材。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沈括晚年,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感慨。诗中提到的景色和人物,可能与沈括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有关。

诗歌鉴赏: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怀旧之情。开头两句描述重回故地的情景,郭家的翻船和广袤的沧洲相映成趣,给人以辽阔和孤寂之感。小船在波涛中穿行,似乎在寻找属于自己的方向,却不知道美景的归属,带有一丝迷茫和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个人情感,白头的赵将军虽已年迈,但内心仍怀念着过去的英雄气概;而身处多病的莱芜,柴火却未曾点燃,体现出一种生活的无奈与困顿。最后两句强调王家风月之地,满池的莲花成为诗人心中唯一的慰藉,仿佛在提醒人们在变迁中仍需欣赏生活中的美好。

整首诗用景抒情,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生活体验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来重见郭翻船:作者从东边重回故地,看到熟悉的郭家翻船,唤起了旧日的回忆。
  2. 目极沧洲似渺然:眺望远方的水域,感觉无边无际,似乎一切都变得渺小。
  3. 浪信小桡穿竹去:小船在波浪中穿行,给人一种轻快的感觉,但也带有不确定性。
  4. 不知佳景向谁边:对美景的向往却无从得知,表现出一种迷茫。
  5. 白头赵将心仍在:老将军的心依然怀念往昔,表现出对过往的执念。
  6. 多病莱芜灶不烟:生活的困顿与无奈,象征着诗人的身体与生活状态。
  7. 惟有王家风月地:仅有王家的风光让人感到些许安慰。
  8. 时时客看满池莲:客人们常来观赏莲花,象征着美好永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沧洲比作辽阔的无边,增强了孤独感。
  • 对仗:如“白头赵将”与“多病莱芜”,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莲花象征美好与纯洁,给人以希望。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反映了人生的变迁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沧洲:象征广阔与渺小,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2. 小桡:象征生活的脆弱与无常。
  3. 白头:象征年纪的增长与经历的沉淀。
  4. 满池莲:象征生活中的美好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头赵将”象征着什么? A. 年轻的将军
    B. 怀念与忠诚
    C. 一个神话人物
    答案:B

  2. “不知佳景向谁边”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美好景色的迷茫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B

  3. “满池莲”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生活的苦涩
    B. 美好与希望
    C. 失去的爱情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沈括的诗更为沉静与内省,前者强调个体的孤独与追求,而后者则在怀念中渗透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思考。李白的豪放与沈括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沈括集》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