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铸鉴》

时间: 2025-01-24 05:35:19

  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比得古鉴,皆刮磨令平,此师旷所以伤知音也。

  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

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 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

人有原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

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

予观之,理诚如是。

然余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

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皆莫能透。

意古人别自有术 。

  选自 沈括(宋)——《梦溪笔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古人铸鉴 作者: 沈括 〔宋代〕

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比得古鉴,皆刮磨令平,此师旷所以伤知音也。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予观之,理诚如是。然余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皆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

白话文翻译

这项工艺的巧妙和智慧,后人是无法仿造的。就像古代的镜子,都是经过刮磨使得表面平滑,这就是师旷所说的“伤知音”的原因。如今有一种透光的镜子,镜子的背面有铭文,共有二十个字,字迹非常古老,没人能读懂。把镜子承接阳光,镜子的背面的字和二十个字都能清晰地显示在墙壁上。有些人对此作了推测,认为铸造时薄的地方先冷却,而背面的文字由于厚度差异而冷却较慢,因此铜材缩小得多。尽管文字在背面,但镜子的表面隐约可见痕迹,因此在光线中显现出来。我观察后,确实理据如此。然而,我家有三面镜子,见过他家所藏的,形状和铭文都没有任何细微的差异,都是非常古老的形制。唯有这面镜子能透光,其他镜子虽然薄,却都无法透光。可见古人确实有自己独特的技艺。

注释

  • 此工之巧智: 这项技艺的巧妙和智慧。
  • 比得古鉴: 比较古代的镜子。
  • 师旷: 春秋时期的音乐家,以其高超的音乐造诣而闻名。
  • 透光鉴: 能够透光的镜子。
  • 铭文: 刻在镜子背面的文字。
  • 铜缩多: 铜在冷却过程中会缩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他在自然科学、地理学、农业、军事等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是《梦溪笔谈》的作者。

创作背景

《古人铸鉴》是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所述,反映了他对古代工艺的思考和对古人技艺的欣赏,体现了他对科学与艺术结合的重视。

诗歌鉴赏

《古人铸鉴》不仅仅是对古代工艺的赞美,更是一种对文化传承的思考。沈括通过透光镜的现象,引申出对古代工匠智慧的钦佩,同时也表现出对现代工艺的反思。在他看来,古代工匠所掌握的技术,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的创造,更是一种文化的积淀。通过对镜子的观察,沈括揭示了科学原理与工艺的关系,体现了他对科学探索的热情与严谨态度。诗中提到的“透光鉴”和“铭文”,不仅仅是物件本身,更多的是承载了古代智慧的象征。

沈括在整首诗中运用了细腻的观察与理性的分析,将古代技艺与现代科学相结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理性思考的深度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同时,他对古代工匠技艺的赞美,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工匠精神的重视。在现代社会,工匠精神依然是我们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这首诗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更具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这项技术的巧妙与智慧,后人无法仿造。
  • 比得古鉴,皆刮磨令平: 比较古代镜子的制作,都是经过刮磨使表面平滑。
  • 师旷所以伤知音也: 引用师旷的话,表明对能理解技艺的人少之又少的感慨。
  • 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 现在有一种透光的镜子,背面有铭文。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古人的技艺比作珍贵的艺术品,突显其价值。
  • 对仗: 句中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古代工匠技艺的钦佩之情,反映了古代智慧的价值,同时也在探讨传统技艺与现代科学的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鉴: 象征古代工匠的智慧与技艺。
  • 铭文: 代表文化的传承与历史的积淀。
  • 透光: 象征着透明与真理,反映出对知识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沈括的《古人铸鉴》主要探讨了什么主题? A. 对古代工艺的赞美
    B. 现代科技的进步
    C. 个人情感的表达

  2. 诗中提到的“透光鉴”有什么特别之处? A. 能发光
    B. 具有文化铭文
    C. 能透过阳光显示文字

  3. 诗中提到的“铭文”代表了什么? A. 工匠的名字
    B. 文化的传承
    C. 诗人的情感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沈括的《古人铸鉴》与李白的《静夜思》在主题上均涉及对古代文化的思考,但沈括更注重技艺与科学的结合,而李白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梦溪笔谈》沈括
  • 《宋代科学技术史》相关文献
  •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

相关诗句

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下一句是什么

比得古鉴,皆刮磨令平,此师旷所以伤知音也。上一句是什么

比得古鉴,皆刮磨令平,此师旷所以伤知音也。下一句是什么

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上一句是什么

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下一句是什么

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 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上一句是什么

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 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下一句是什么

人有原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上一句是什么

人有原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下一句是什么

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上一句是什么

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下一句是什么

予观之,理诚如是。上一句是什么

予观之,理诚如是。下一句是什么

然余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上一句是什么

然余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下一句是什么

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皆莫能透。上一句是什么

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皆莫能透。下一句是什么

意古人别自有术 上一句是什么

此工之巧智,下一句是什么

后人不能造。上一句是什么

后人不能造。下一句是什么

比得古鉴,上一句是什么

比得古鉴,下一句是什么

皆刮磨令平,上一句是什么

皆刮磨令平,下一句是什么

此师旷所以伤知音也。上一句是什么

此师旷所以伤知音也。下一句是什么

世有透光鉴,上一句是什么

世有透光鉴,下一句是什么

鉴背有铭文,上一句是什么

鉴背有铭文,下一句是什么

凡二十字,上一句是什么

凡二十字,下一句是什么

字极古,上一句是什么

字极古,下一句是什么

莫能读。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