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梅芳近 咏玉蝶梅》

时间: 2025-01-27 03:33:00

整偏佳,斜更好,风格那能到。

粉笺欲赋,除是多才李清照。

亭亭情意厚,袅袅腰肢小。

正入春阴重,白处妆楼晓。

梦无凭,愁不了,从古江南道。

天寒日暮,此意惟花堪共表。

文犀慵再掠,金鸭羞轻抱。

撚梅花,今年驿使杳。

意思解释

早梅芳近 咏玉蝶梅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整偏佳,斜更好,风格那能到。
粉笺欲赋,除是多才李清照。
亭亭情意厚,袅袅腰肢小。
正入春阴重,白处妆楼晓。
梦无凭,愁不了,从古江南道。
天寒日暮,此意惟花堪共表。
文犀慵再掠,金鸭羞轻抱。
撚梅花,今年驿使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开头提到梅花的姿态,整齐的和斜斜的各有风采,然而美的风格又怎能比得上呢?我想用粉色的纸笺来写诗,想到了才情横溢的李清照。梅花亭亭玉立,情意深厚,娇小的腰肢轻盈如烟。正值春天阴霾的季节,白色的妆楼在晨曦中显得格外美丽。梦境没有凭据,愁绪无处发泄,自古江南的情怀如此。天寒日暮,唯有花儿能与我共同抒发这份情感。文犀懒得再去捕捉,金色的鸭子羞于轻轻相拥。撚着梅花,今年的驿使似乎已经杳无踪影。

注释:

  • 整偏佳:整齐的姿态更好,斜斜的姿态也别有风韵。
  • 粉笺:用粉色的纸来写诗。
  •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以才情闻名。
  • 亭亭:形容梅花直立的姿态。
  • 袅袅:形容轻盈、柔美的样子。
  • 妆楼:装饰的楼阁。
  • 江南道:指江南地区的情感和人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写女性情感和自然景观,风格细腻且富有情趣。他的诗词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情境交融,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春天,梅花作为春天的象征,诗人通过梅花抒发对美的向往和个人的愁绪。

诗歌鉴赏:

《早梅芳近 咏玉蝶梅》是一首充满情感和细腻描绘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梅花在寒冷的季节中仍然盛开,象征着坚韧与美丽。诗人以“整偏佳,斜更好”开篇,巧妙地引入梅花的姿态,既表现了梅花的美丽,也暗含对美的追求与向往。

接着提到李清照,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典故结合,显示出诗人的才情与对古典文学的敬仰。通过对“亭亭情意厚,袅袅腰肢小”的描写,诗人赋予梅花以生命,使其不仅是自然之物,更是情感的寄托。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春天的阴重、妆楼的白处以及梦境的无凭,构建出一种愁苦而又美丽的氛围,令人难以忘怀。诗的结尾更是将情感与自然景色相结合,表现出对梅花的眷恋与对生活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整偏佳,斜更好:梅花的姿态有整齐与斜斜的各自美。
  • 风格那能到:安静地感叹这种美的风格难以比拟。
  • 粉笺欲赋,除是多才李清照:想用粉纸写诗,联想到才情出众的李清照。
  • 亭亭情意厚,袅袅腰肢小:梅花的姿态如同亭亭玉立,情意深厚,腰肢轻盈。
  • 正入春阴重,白处妆楼晓:春天的阴霾,白色的妆楼在晨曦中显得格外美丽。
  • 梦无凭,愁不了,从古江南道:梦境没有凭据,愁绪无处发泄,自古江南的情怀如此。
  • 天寒日暮,此意惟花堪共表:在寒冷的日暮中,唯有花儿能与我共同抒发这份情感。
  • 文犀慵再掠,金鸭羞轻抱:文犀懒得再去捕捉,金色的鸭子羞于轻轻相拥。
  • 撚梅花,今年驿使杳:撚着梅花,今年的驿使似乎已经杳无踪影。

修辞手法:

  • 比喻:梅花被比作亭亭玉立的女子,表现出诗人对梅花的深情。
  • 拟人:梅花被赋予情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受。
  • 对仗:整齐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既坚韧又柔美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美丽。
  • 春阴:暗示情绪的阴郁。
  • 妆楼:象征优雅与美丽的环境。
  • 金鸭:轻盈与羞涩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李清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2. 诗人用什么样的纸来写诗?
    A) 白纸
    B) 粉纸
    C) 红纸
    D) 黄纸

  3. “亭亭情意厚,袅袅腰肢小”在诗中描绘的是:
    A) 梅花的颜色
    B) 梅花的姿态
    C) 梅花的香气
    D) 梅花的生长环境

答案:

  1. B) 宋代
  2. B) 粉纸
  3. B) 梅花的姿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陈维崧的梅花与李清照的梅花意象,两者都表现出梅花的坚韧与美丽,但李清照更多地融入了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李清照词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