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梅芳 贺江宁板桥小学迁校周年纪念》
时间: 2025-02-04 15:25:5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绿树浓,飞花遽。轮奂新庠序。披荆芟棘,惨澹经营历艰阻。群知近日驩,宁解当年苦。喜儿童天真烂漫,读罢竞歌舞。作新民,任砥柱。壮志休轻负。学成业进,报国安家卫乡土。无情江汉水,有恨京芜路。诉衷情,寄从云里去。
白话文翻译
绿树茂密,飞舞的花瓣纷纷而落。新校舍的序曲正在奏响。历经荆棘与艰难的经营,今天的欢喜又怎能理解往日的苦涩。看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们,读完书后竞相歌唱舞蹈。要成为新一代的栋梁,不要轻言放弃志向。学成有成,报效国家,安家立业,守护乡土。无情的江汉水流逝,京芜路上我满怀怨恨。把衷心的情感寄托于云端,诉说我的思念。
注释
- 绿树浓:形容树木繁茂。
- 飞花遽:花瓣迅速飘落。
- 轮奂:指新建筑。
- 披荆芟棘:比喻经历艰难险阻。
- 惨澹:形容艰苦悲惨的经历。
- 群知:众人知道。
- 天真烂漫:形容儿童的纯真与快乐。
- 砥柱:比喻成为国家的支柱。
- 无情江汉水:指江汉地区的水流无情,象征时间的流逝。
- 寄从云里去:把思念寄托于遥远的云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建吾,近代诗人,生于清末,活跃于民国时期。其诗风多表现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新社会的期望,常以自然景象与人情世态结合,展现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江宁板桥小学迁校周年纪念之际,表达了对学校成长的欣慰与对教育事业的寄托,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艰辛历程的追忆。
诗歌鉴赏
《早梅芳》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诗,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还渗透着对教育的期望与对未来的憧憬。首句“绿树浓,飞花遽”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象征着新校舍的崭新起点。“披荆芟棘,惨澹经营历艰阻”则展现了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与不易。这种对比使得后文对儿童天真烂漫的描绘显得尤为珍贵,彰显了教育带来的希望与快乐。
诗中提到“作新民,任砥柱”,强调了教育对国家未来的影响,鼓励新一代要肩负起责任与使命。结尾部分情感更为深沉,表达了对故乡的无尽思念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形成了一种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展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绿树浓,飞花遽:描绘春天的生机,象征着新的开始。
- 轮奂新庠序:新校舍的建立,意味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 披荆芟棘,惨澹经营历艰阻:反映了教育者在艰难环境中奋力前行的决心与执着。
- 群知近日驩,宁解当年苦:现在的快乐是无法理解往日的艰辛,强调了努力的价值。
- 喜儿童天真烂漫,读罢竞歌舞:描绘儿童对知识的渴望与求知后的欢愉。
- 作新民,任砥柱:号召新一代要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
- 壮志休轻负:告诫年轻人不要轻言放弃自己的理想。
- 学成业进,报国安家卫乡土:强调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服务国家与家乡。
- 无情江汉水,有恨京芜路:表达对时光流逝和旅途艰辛的感慨。
- 诉衷情,寄从云里去:将思念与情感寄托于遥远的天空,表现了对故乡的无尽眷恋。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多处使用比喻,如“砥柱”象征支撑国家的栋梁。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如“无情江汉水”。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较好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教育的意义与儿童的未来展开,表达了对新一代的殷切期望和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未来的展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树:生命与希望的象征。
- 飞花:青春与美好时光的象征。
- 江汉水:流逝的时间与无情的现实。
- 儿童:未来的希望与纯真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绿树浓”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无情江汉水”中“无情”一词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悲伤
C. 无奈
D. 愤怒 -
诗中提到的“砥柱”象征什么?
A. 敬老
B. 国家栋梁
C. 家庭支柱
D. 朋友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 《静夜思》——李白
-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诗词对比
《春晓》与《早梅芳》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望,但《春晓》更侧重于瞬间的美好,而《早梅芳》则关注教育的长远影响,展现了对社会责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