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城南》
时间: 2025-01-10 18:19: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战城南,死郭北,
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
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
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
愿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
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白话文翻译
在城南激烈作战,在郭北死亡,
野外的尸体无人埋葬,乌鸦却成了食物。
有人说乌鸦是我家里的客人!
野地里死去的人无从埋葬,腐烂的肉体怎么能逃避你?
水流湍急,芦苇丛中,枭雄骑战斗而死,
驽马徘徊鸣叫。
梁上搭建的房子,向南有什么?
向北又有什么?你不收获谷物,吃什么呢?
我愿做忠臣,怎能得?
思念你,良臣,良臣确实可以想念,
早上出征,晚上却不归家!
注释
- 战城南:指南方的战场,暗示激烈的战斗。
- 死郭北:郭北指北方的城郭,死亡的情况。
- 乌可食:乌鸦成为食物,反映战争的惨烈。
- 野死谅不葬:野外死去的人无法得到埋葬。
- 腐肉安能去子逃:腐肉无法逃避死亡的命运。
- 水深激激:水流湍急,形势严峻。
- 禾黍不获:没有粮食可吃,生存无望。
- 忠臣:指忠诚的臣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战城南》作者佚名,生活在汉代时期。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政治、文化都十分发达。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充满了战争与动乱。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战争时期,表现了战士对战争的痛苦体验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反映了士兵在战斗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助,以及对家庭和粮食的渴望。
诗歌鉴赏
《战城南》是一首充满悲壮情感的古诗,生动描绘了战争带来的苦难和对生存的无奈。诗中通过对死亡与腐肉的描写,反映出战斗的残酷以及对生命的敬畏。诗人以“乌可食”这一形象,揭示了在动荡不安的时代,生者与死者之间的对比。乌鸦成为食物的意象更是让人心生悲凉,突显出战争的惨烈和无情。
诗歌的结构紧凑,情感真挚,描绘了战士在战斗中的孤独与思念。尤其是对良臣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忠诚与责任的渴望。在“禾黍不获君何食”一句中,诗人直白地表达了对生存的焦虑,鲜明地表现出在战争中的无助感。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理冲击,展现了古代士兵在战乱中所承受的痛苦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战城南,死郭北:描绘了战斗场景,城南激战,北方满是尸体,暗示战争的惨烈。
- 野死不葬乌可食:强调了战乱导致的人命关天,乌鸦成了尸体的食物,令人心痛。
-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在绝境中,甚至连乌鸦也成了客人,反映出诗人的绝望。
- 水深激激:描绘了战斗环境的险恶,水流湍急象征着动荡的局势。
- 禾黍不获君何食:直接问道,粮食都无法收获,生存成了问题,表现出对生活的焦虑。
- 愿为忠臣安可得?:表达了诗人对忠诚和责任感的渴望,而现实却是无奈的。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乌鸦喻为食物,暗示了生死的无常。
- 拟人:将无情的环境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如“朝行出攻,暮不夜归”,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忠诚、责任以及对故乡的思念的情感,展现了在动荡年代人们心中的无奈与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乌鸦:象征死亡和悲哀,暗示生存的艰难。
- 水深:象征困境与绝望。
- 禾黍:粮食的象征,代表生存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乌可食”是指什么? A. 乌鸦成为食物
B. 乌鸦是朋友
C. 乌鸦在飞翔 -
“禾黍不获君何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粮食的渴望
B. 对战斗的兴奋
C. 对友人的思念 -
诗人愿为忠臣的原因是什么? A. 渴望权力
B. 对国家的忠诚
C. 渴望财富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现思乡情感。
- 《将进酒》(李白):表达豪情与英雄气概。
诗词对比
- 《战城南》与《春望》(杜甫):两者都反映了动荡年代的悲痛情感,但《春望》更聚焦于对国家的忧虑,而《战城南》则着重于个人的生存困境。
参考资料
- 《汉诗选》:对汉代诗歌的全面分析。
- 《古代战争与文化》:探讨战争对古代文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