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灞岸
李商隐 〔唐代〕
山东今岁点行频,
几处冤魂哭虏尘。
灞水桥边倚华表,
平时二月有东巡。
白话文翻译:
今年山东频繁地发生行军,
几处冤魂在哭泣着被虏的尘土。
我倚靠在灞水桥边的华表上,
平常二月时,皇帝会东巡。
注释:
- 山东:指的是现在的山东省,古时为齐鲁之地,经济文化发达。
- 点行频:指军队出征频繁。
- 冤魂:指在战争中死去的无辜者的灵魂。
- 哭虏尘:形容那些冤屈的灵魂在为被俘的士兵感到悲伤。
- 灞水:即灞河,流经西安,是重要的地理标志。
- 华表:古代的一种标志性建筑,通常用于迎接或纪念。
- 东巡:古代帝王巡视国家的活动,这里指的是皇帝春天时的巡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著名诗人,晚唐诗派代表之一。其诗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而著称,作品多涉及人生、爱情、历史等主题。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中晚期,正值国力衰退、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战争带来的苦难,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
诗歌鉴赏:
《灞岸》一诗,表面上描绘了战乱频繁的景象,深层却传递出李商隐对战争的反思与对生灵的怜悯。开头“山东今岁点行频”,直接指出了当时的战事频繁,给人以强烈的历史感和现实感。接着“几处冤魂哭虏尘”,通过冤魂的哭泣,诗人传达了对那些死去无辜者的深切同情,细腻的情感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灞水桥边倚华表”,诗中描绘了诗人倚靠在灞水桥边的场景,带有一种孤独与沉思的气氛。在此,诗人不仅仅是描述一个地理位置,更是表达了自己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结尾“平时二月有东巡”,则隐喻着春天的来临和希望,却因战争的阴影而显得格外苍凉。
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悲伤与无奈,展现了李商隐对国家命运的惋惜与对历史轮回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东今岁点行频”:这句话揭示了当年山东的战争频繁,暗示社会动荡。
- “几处冤魂哭虏尘”:表现出战争带来的苦难,冤魂的哭泣象征着无辜者的悲惨命运。
- “灞水桥边倚华表”:诗人选择在这一地点,似乎在回顾过去与现实的对比。
- “平时二月有东巡”:提到皇帝的东巡,暗示着和平时期的美好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冤魂比作哭泣的存在,增强了诗的情感。
- 拟人:冤魂被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悲剧感。
- 对仗:如“点行频”与“哭虏尘”,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战争与冤屈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忧虑与对和平美好的向往,展现了李商隐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思考。
意象分析:
- 冤魂:象征战争的悲惨与无辜者的哀痛。
- 灞水:代表着历史的河流,诗人在此沉思。
- 华表:象征着昔日的荣耀与如今的凋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山东”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河南
- B. 山东
- C. 河北
-
诗人倚靠在哪里思考?
- A. 桥边
- B. 山顶
- C. 河边
-
“冤魂”在诗中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喜悦
- B. 悲伤
- C. 生气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春望》与《灞岸》:两者都深刻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但《春望》更侧重于对国家命运的直接感叹,而《灞岸》则通过冤魂的视角表达对战争的反思。
参考资料:
- 《李商隐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相关研究文章如《李商隐诗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