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黄石斋先生手书诗册》

时间: 2025-02-04 17:19:08

庄烈事猜忍,操切恶强谏。

宵小伺其隙,立朝不容善。

漳浦凛清修,忠佞亟所判。

投荒分固宜,再起心犹面。

材大用终难,时穷节始见。

陵微社已墟,草泽兵徒玩。

间关闽峤栖,讵异崖山窜。

披榛署台阁,募市充组练。

巍巍大将旗,居奇窃观变。

掌上弄孱主,笼中绁俊彦。

愤激感重臣,呼天泪如霰。

爝火光未豆,弱丝引才线。

闱闼防飙风,瞬息虞刀箭。

灭绝在须臾,死绥不待援。

亦如螳臂撑,宁无颈血溅。

辛苦出凶门,凄凉白羽扇。

乌合张空弮,曷足当蓬蔓。

一败遭系缧,霜刃目不眩。

留京故嵽嵲,往事谁涂炭。

步艰庙弗灵,穴殉身能办。

从容投笔余,正气归天汉。

前此梅岭头,后者榕江畔。

碧血共荧荧,千古星辰烂。

当其誓墓时,怆切松楸恋。

夫岂非人情,诸子亦在念。

躯发一朝捐,民彝胥荷担。

遗墨宝人间,精芒摄流电。

读之感概深,临风再三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黄石斋先生手书诗册
作者:董凤三 〔清代〕

庄烈事猜忍,操切恶强谏。
宵小伺其隙,立朝不容善。
漳浦凛清修,忠佞亟所判。
投荒分固宜,再起心犹面。
材大用终难,时穷节始见。
陵微社已墟,草泽兵徒玩。
间关闽峤栖,讵异崖山窜。
披榛署台阁,募市充组练。
巍巍大将旗,居奇窃观变。
掌上弄孱主,笼中绁俊彦。
愤激感重臣,呼天泪如霰。
爝火光未豆,弱丝引才线。
闱闼防飙风,瞬息虞刀箭。
灭绝在须臾,死绥不待援。
亦如螳臂撑,宁无颈血溅。
辛苦出凶门,凄凉白羽扇。
乌合张空弮,曷足当蓬蔓。
一败遭系缧,霜刃目不眩。
留京故嵽嵲,往事谁涂炭。
步艰庙弗灵,穴殉身能办。
从容投笔余,正气归天汉。
前此梅岭头,后者榕江畔。
碧血共荧荧,千古星辰烂。
当其誓墓时,怆切松楸恋。
夫岂非人情,诸子亦在念。
躯发一朝捐,民彝胥荷担。
遗墨宝人间,精芒摄流电。
读之感概深,临风再三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政治和人事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忠臣与奸佞的感慨。庄烈之事中,猜忌与忍耐并存,直言的忠告常遭恶意排斥。小人乘机而入,朝廷不能容忍善言。漳浦人以清白著称,忠臣与奸臣常被混淆。投身荒野,重整旗鼓的心情犹如面临失败。人才虽大,但用人困难,时势艰难,品格才得以显现。社稷已沦丧,草野中的兵戈被玩弄。山峦相隔,难道就与崖山的困境不同?将台阁披上荆棘,忙于市井的练兵。巍巍大将的旗帜下,居然有人偷看变故。掌中玩弄懦弱的主君,笼中囚禁俊彦。激愤之下,感动重臣,呼天而泣如霰。微弱的火光尚未亮起,脆弱的丝线却引导着才俊。院门守卫着狂风,瞬间却面临刀箭。灭绝在一瞬间,死去不必等待援助。就像螳螂用力撑着,难道不至于颈血四溅?艰难出入凶险之地,凄凉的白羽扇。乌合之众张扬空谈,何足以抵挡蓬蔓的生长?一败涂地被捆绑,锐利的刀刃让人目不暇接。留在京城的故人,往事又有谁来涂抹?困步于庙宇不灵,殉身的穴位还能解决?从容之下投笔,正气归于天汉。曾在梅岭之巅,后在榕江之畔。碧血与荧光交织,千古星辰闪烁。当他们誓言于墓前,松楸树下感慨万千。人情如此,诸子也在牵挂。躯体一朝捐弃,民间风俗却相承。遗留下的墨宝在人间,光芒闪烁如流电。读之令人感慨万千,临风再三叹息。

注释:

  1. 庄烈:指历史上有名的庄公和烈公,象征忠义之士。
  2. 操切:急切、专注的意思。
  3. 宵小:指小人,通常形容那些阴险狡诈的人。
  4. 漳浦:地名,清代著名的诗人和义士的故乡。
  5. 忠佞:忠臣与奸臣的对比。
  6. 草泽:指草地和沼泽,引申为底层社会。
  7. 巍巍大将旗:形象地描绘出大将军的气势。
  8. 惭愧:形容因不如人而感到羞愧。
  9. 白羽扇:象征着凶险的环境。
  10. 碧血共荧荧:指为国捐躯的豪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董凤三,清代诗人,出身于官宦世家,曾任职于朝廷,以其对时政的关切和对忠义精神的推崇而闻名。其诗风严谨,常常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注。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官场腐败的时期。诗中反映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忧虑,以及对忠臣与奸臣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和严谨的结构,展现了董凤三对社会和政治的深刻洞察。诗中通过对比和象征,表达了对忠臣与奸臣的感慨,揭示了权力的游戏中人性的复杂。开篇以“庄烈事猜忍”引入,便切入主题,揭示出政治中猜忌与忍耐的双重性。而“宵小伺其隙”则进一步强调了小人在权力斗争中的暗中操作,显示了朝政的不公与险恶。

诗中多次运用意象,如“巍巍大将旗”象征着国家的力量与希望,而“白羽扇”则暗示了身处危险之地的无奈与孤独。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也使得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作者的情感。

此外,董凤三在诗中融合了丰富的历史典故与个人经历,使得作品更具厚度。诗的后半部分,尤其是“碧血共荧荧,千古星辰烂”,展现了作者对殉道精神的赞美与哀思,令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重量与生命的价值。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既有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也有对历史忠臣的敬仰,深刻地反映了清代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庄烈事猜忍:庄公与烈公的故事,反映了忠义与猜忌的矛盾。
  2. 操切恶强谏:忠言逆耳,表现出说真话的困难。
  3. 宵小伺其隙:小人乘机而入,暗示政治斗争的险恶。
  4. 漳浦凛清修:对忠臣的期望与现实的反差。
  5. 投荒分固宜:在困境中寻求新生的希望。
  6. 材大用终难:人才难以被重用,时势迫使品格显露。
  7. 巍巍大将旗:象征着国家的力量与荣耀。
  8. 愤激感重臣,呼天泪如霰:情感的激动与对忠臣的敬佩。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爝火光未豆”,形象地描绘出微弱的希望。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如“碧血共荧荧”,象征着为国捐躯的精神。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忠臣与奸臣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历史的敬仰。诗人在对社会不公与政治斗争的批判中,呼唤着正义与忠诚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大将旗:象征国家的力量与领导者的威望。
  2. 白羽扇:象征着凶险的环境与孤独的处境。
  3. 碧血:象征忠诚与牺牲的精神。
  4. 荧荧:象征希望与光明。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加深了情感的表达,也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展现了忠诚、牺牲与历史的厚重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宵小”指的是?

    • A. 忠臣
    • B. 小人
    • C. 士人
    • D. 官员
  2. 填空题:诗中“巍巍大将旗”象征着__

  3. 判断题: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的乐观态度。(对/错)

答案

  1. B
  2. 国家力量与荣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表达了对历史与人生的哲思。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题黄石斋先生手书诗册》同样表达了对故乡与人事的思考,但前者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后者则侧重于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与反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记》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

相关诗句

庄烈事猜忍,操切恶强谏。下一句是什么

宵小伺其隙,立朝不容善。上一句是什么

宵小伺其隙,立朝不容善。下一句是什么

漳浦凛清修,忠佞亟所判。上一句是什么

漳浦凛清修,忠佞亟所判。下一句是什么

投荒分固宜,再起心犹面。上一句是什么

投荒分固宜,再起心犹面。下一句是什么

材大用终难,时穷节始见。上一句是什么

材大用终难,时穷节始见。下一句是什么

陵微社已墟,草泽兵徒玩。上一句是什么

陵微社已墟,草泽兵徒玩。下一句是什么

间关闽峤栖,讵异崖山窜。上一句是什么

间关闽峤栖,讵异崖山窜。下一句是什么

披榛署台阁,募市充组练。上一句是什么

披榛署台阁,募市充组练。下一句是什么

巍巍大将旗,居奇窃观变。上一句是什么

巍巍大将旗,居奇窃观变。下一句是什么

掌上弄孱主,笼中绁俊彦。上一句是什么

庄烈事猜忍,下一句是什么

操切恶强谏。上一句是什么

操切恶强谏。下一句是什么

宵小伺其隙,上一句是什么

宵小伺其隙,下一句是什么

立朝不容善。上一句是什么

立朝不容善。下一句是什么

漳浦凛清修,上一句是什么

漳浦凛清修,下一句是什么

忠佞亟所判。上一句是什么

忠佞亟所判。下一句是什么

投荒分固宜,上一句是什么

投荒分固宜,下一句是什么

再起心犹面。上一句是什么

再起心犹面。下一句是什么

材大用终难,上一句是什么

材大用终难,下一句是什么

时穷节始见。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