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就亭即景》
时间: 2025-01-26 02:21: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日就亭即景
作者: 胡高望 〔清代〕
碧萝掩映小林坰,
绕屋平冈迤逦经。
一曲萧江晴入画,
几层阁岫暖浮青。
登临到处开襟抱,
风雅当年见典型。
好景无边添胜赏,
佳游彷佛岘山亭。
白话文翻译:
在春日的阳光下,碧绿的藤萝掩映着小林丘,
环绕着房屋的是平坦的山冈,蜿蜒而行。
一曲清澈的萧江在阳光下仿佛成了一幅画,
几层阁楼的青山在暖阳中若隐若现。
我登高远望,心中豁达开朗,
风雅的气息使我想起当年的典雅风范。
美好的景色无边无际,让我倍添赏心悦目,
游玩之中仿佛置身于岘山的亭子里。
注释:
- 碧萝:指藤萝,常用来形容春天的生机。
- 林坰:小山丘。
- 迤逦:形容蜿蜒曲折的样子。
- 一曲萧江:指一条清澈的江流。
- 阁岫:阁楼与山岚,形容景色层次分明。
- 开襟抱:心胸开阔,胸襟豁达。
- 风雅:指文雅、风趣的气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高望,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多见于记载,主要以其诗词见长。其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常蕴含哲理,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日,诗人身处某个亭子,眼前的美丽景色激发了他的灵感,借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春日就亭即景》是一首典型的描写春天自然景色的诗,诗中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春日的美丽与生机。开篇用“碧萝掩映小林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盎然,藤萝的绿意与小山丘的温柔相得益彰。接着,“绕屋平冈迤逦经”进一步展现了周围环境的宁静与和谐,平坦的冈坡蜿蜒而行,使人心生向往。
“一曲萧江晴入画”则采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江流比作画卷,展现出春日晴朗的气息,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几层阁岫暖浮青”中,阁楼与青山的交融,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随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登高远眺的心境,“开襟抱”二句不仅描写了自然的美,更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情感与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于古典风雅的追求与怀念。
最后两句“好景无边添胜赏,佳游彷佛岘山亭”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对美好景色的赞叹与对岘山亭的向往,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碧萝掩映小林坰:描绘了春天的藤萝和小山丘,展现出春意盎然的自然风光。
- 绕屋平冈迤逦经:描绘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展现了山丘的柔美与蜿蜒的路径。
- 一曲萧江晴入画:比喻江水如画,阳光照耀下的自然景色如同一幅美丽的图画。
- 几层阁岫暖浮青:描写了阁楼与青山的层次感,体现出景色的变化与和谐。
- 登临到处开襟抱:表达了诗人开阔的心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风雅当年见典型:怀念古代的风雅之士,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追求。
- 好景无边添胜赏:美好的景色无穷无尽,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享受。
- 佳游彷佛岘山亭:将自己的游玩与岘山亭的美景相提并论,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一曲萧江晴入画”,将江水比作画,形象生动。
- 对仗:如“登临到处开襟抱,风雅当年见典型”,形成工整的对称。
- 意象:如“碧萝”、“阁岫”,通过自然意象传达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春日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和对传统文化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萝: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小林坰:代表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萧江:象征着流动与变化,表现出春天的活力。
- 阁岫:代表人文与自然的结合,体现出诗人的文化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碧萝”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藤萝
- C. 树木
- D. 山石
-
“一曲萧江晴入画”中“萧江”指的是什么?
- A. 一条江
- B. 一种植物
- C. 一种天气
- D. 一种动物
-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 A. 友情
- B. 自然美
- C. 战争
- D. 生活苦闷
答案:
- B. 藤萝
- A. 一条江
- B. 自然美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对比胡高望的《春日就亭即景》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均描绘自然景色,但王维更多地强调孤寂与宁静,而胡高望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反映了不同的心境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