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栖曲》
时间: 2025-01-11 08:50: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乌栖曲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绿阴凉透城头树,
月明正照乌栖处。
黄昏角起吹晴云,
乌欲啼愁愁夜分。
夜分湖波幻绝境,
境绝月漾玻瓈冷。
栖乌忽过别枝栖,
何人采莲移舴艋。
白话文翻译:
城市的树影在绿荫中透出凉意,
明亮的月光正照耀着乌鸦栖息的地方。
黄昏时分,角声响起,吹散了晴朗的云彩,
乌鸦似乎想要啼叫,却因愁苦而沉默在夜深时分。
夜晚的湖水波光粼粼,仿佛进入了一个绝美的境地,
这境地中,月光如同玻璃般清冷、明亮。
栖息的乌鸦忽然飞过,停在了另一根枝头,
是谁在采莲,划着小船离去?
注释:
- 绿阴:指树木的绿叶遮挡阳光,形成的阴凉处。
- 月明:形容月光明亮。
- 黄昏角起:指黄昏时分,角声响起,表示时间的推移。
- 啼愁:乌鸦因愁苦而想啼叫的状态。
- 绝境:极美的境地,意指这里的景色非常迷人。
- 漾玻瓈冷:形容湖水波动时,月光如玻璃般清澈而冷。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以乌鸦作为意象,象征着孤独与忧愁,常在古代诗词中出现。乌鸦在古代文化中常与死亡和哀愁相关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董嗣杲,字子方,号静庵,宋代诗人,工于诗词,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他的诗歌语言清新,情感真挚,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相对安定、文化繁荣的时期。作者借助夜景中的乌鸦,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乌栖曲》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黄昏时分的城市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受。开篇以“绿阴凉透城头树”描绘了夏日傍晚的静谧,树木的阴影与清凉的空气让人心生宁静。接着,“月明正照乌栖处”则转向了夜晚,月光照耀的情景与乌鸦的栖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示了夜晚的孤独感。
在“黄昏角起吹晴云”中,诗人通过角声唤起了时间的流逝,乌鸦在此时似乎感受到了愁苦,想要啼叫却又沉默。这种情感的转折恰到好处,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抑郁的气息。最后两句“栖乌忽过别枝栖,何人采莲移舴艋”,则让人想起了人世间的变化与流动,乌鸦的迁移似乎在暗示着人生的无常,而“采莲”又为诗增添了一丝生动的气息,反映出生活的多样与美好。在整首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摹了自然景致,表达了自然而然的忧愁与思考,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绿阴凉透城头树:描绘树木的阴影带来的清凉感,传达出傍晚的宁静。
- 月明正照乌栖处:月光照亮乌鸦栖息的地方,暗示夜晚的来临和孤独。
- 黄昏角起吹晴云:黄昏时分,角声响起,云彩被吹散,时间流逝。
- 乌欲啼愁愁夜分:乌鸦想要啼叫,但因愁苦而沉默,表达了内心的忧伤。
- 夜分湖波幻绝境:夜晚的湖水波光闪烁,创造出一种美妙的幻境。
- 境绝月漾玻瓈冷:湖面似玻璃一般的冷清和清晰,增加了孤独感。
- 栖乌忽过别枝栖:乌鸦突然飞到另一根树枝,象征着变化与流动。
- 何人采莲移舴艋:问是谁在采莲,暗示生活的美好和流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玻璃,形象生动。
- 拟人:乌鸦的情感表达,使其形象更为生动。
- 对仗:前后句式相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思索,传达了孤独、忧愁与人生变迁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阴:象征宁静与安逸。
- 月光:象征孤独与清冷。
- 乌鸦:象征忧愁与无常。
- 湖水:象征变化与流动。
- 采莲:象征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黄昏角起”是什么意思?
- A. 黄昏时分的音乐声
- B. 角声响起表示时间的流逝
- C. 黄昏的景色
- D. 黄昏的气温
-
诗中的乌鸦象征什么?
- A. 快乐
- B. 孤独与忧愁
- C. 和平
- D. 繁荣
-
诗中“境绝月漾玻瓈冷”中的“玻瓈”指的是什么?
- A. 热的东西
- B. 玻璃般的清冷
- C. 柔和的光
- D. 透明的水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与《乌栖曲》都以月光为主题,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生活的感慨,但杜甫更侧重于人际情感,而董嗣杲则更关注自然景象与内心的孤独。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全集》
- 《诗词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