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节庙》
时间: 2025-01-11 21:40:08意思解释
忠节庙
作者: 刘岑 〔宋代〕
原文展示
皇天祐宋生虎臣,
奋身櫜鞬起西秦。
勇义智略卫霍伦,
西平云亡愬复兴。
疾首匈奴敢凭陵,
恨不一举空朔廷。
鸣剑抵掌志幽并,
提兵北趋指神京。
遇虏大点符离城,
绛衣铁冠目怒瞑。
虏众辟易屡窜奔,
飞矢洞胁陨其身。
帝心震悼诏廷绅,
一旦失此飞将军。
作宫庙食妥其灵,
生为人雄死明神。
虽殁不愧远与巡,
气冲斗牛叩穹旻。
臣魄尚能厉女真。
镇山之南勒坚珉,
百世祀兮慰忠魂。
白话文翻译
天帝保佑宋朝,诞生了像虎一样的英雄,
他奋勇而起,带着武器向西秦进发。
他勇敢、智慧,策略高超,保卫着霍伦,
西平的云烟消散,仿佛又重现了繁荣。
匈奴人敢于侵犯,真是令人气愤,
恨不得一举攻下空旷的朔廷。
鸣剑拍掌,誓言要保卫幽并,
提兵北上,直指神京。
遇敌时,他大声呼号,离城而战,
身穿红衣、戴着铁冠,目光愤怒而坚定。
敌众因他而惊慌,纷纷逃窜,
飞箭射入敌人的身体,击倒他们。
帝王心中震惊,哀悼失去的将军,
一旦失去这位飞将军,朝廷无不心痛。
为他建庙,祭祀他的灵魂,
生前是人杰,死后成了神明。
虽已故去,仍然无愧于心,
气势如虹,叩击苍穹。
臣的灵魂还足以震慑女真。
在镇山之南,刻下坚固的碑文,
百世流传,慰藉这忠贞的灵魂。
注释
- 虎臣:比喻勇猛的将领。
- 櫜鞬:弓箭的袋子,指带兵出征。
- 霍伦:古地名,具体指代可能与历史或地理相关。
- 疾首:形容愤怒,急于行动。
- 绛衣铁冠:战士的装束,象征勇武。
- 飞将军:泛指勇猛的将领。
- 女真:指金朝的统治者,与宋朝对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岑,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多以其诗作见称,作品多表现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歌颂。
创作背景
《忠节庙》创作于宋代,正值宋朝与外敌冲突频繁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英雄将领的壮丽事迹,以表达对忠诚与勇敢的赞美,同时寄托对国家安危的忧虑。
诗歌鉴赏
《忠节庙》是一首表现忠义精神的诗作,诗中回顾了一个英勇将领的生平事迹,以其勇敢、智慧和高超的军事才能为主线,展现了忠诚于国家的精神。诗人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将将领的壮丽形象和壮烈情感传达得淋漓尽致。开头几句即以“皇天祐宋生虎臣”引出将领的英雄气概,接着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战斗场景,强调了将领在对抗外敌时的果敢与坚定。最后,诗人以“作宫庙食妥其灵”总结,表达了对将领的怀念与敬仰,希望他的精神能永存于世。整首诗情感真挚,气势磅礴,富有历史厚重感,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皇天祐宋生虎臣”,强调上天保佑,诞生了勇猛的将领。
- “奋身櫜鞬起西秦”,描绘将领出征的决心和勇气。
- 中间部分通过战斗场景,展现将领的英勇表现,表达对敌人的愤怒与痛恨。
- “鸣剑抵掌志幽并”,展示将领的坚定信念。
- 结尾部分通过祭庙的行为,表达对将领的怀念与感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将领比作“虎臣”,强调其勇猛。
- 拟人:将“帝心震悼”赋予情感,体现国家对将领的哀悼。
- 对仗:如“鸣剑抵掌,提兵北趋”,增强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忠诚与勇敢精神的歌颂,强调无论生死,忠心耿耿的人都应受到尊敬与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虎臣:象征勇猛与忠诚的将领。
- 鸣剑:象征战斗与决心。
- 神京:象征国家的中心与权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皇天祐宋生虎臣”中的“虎臣”指的是?
- A. 诗人自己
- B. 英勇的将领
- C. 皇帝
- D. 外敌
-
诗中提到的“绛衣铁冠”是什么象征?
- A. 和平
- B. 勇武
- C. 财富
- D. 学识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岳阳楼记》:表现对历史英雄的纪念与对国家的忧虑。
- 《春江花月夜》:同样通过景象抒发对历史的感慨。
诗词对比
- 《过零丁洋》:同样表达对忠臣的讴歌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具有相似的情感基调。
- 《出塞》:描绘边塞将士的英勇,风格上也有相似之处,但侧重于边疆的壮丽与悲壮。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