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忆梦》

时间: 2025-04-28 07:35:17

梦中本是伤心路。

芙蓉泪,樱桃语。

满帘花片,都受人心误。

遮莫今宵风雨话。

要他来,来得么?

安排无限销魂事。

砑红笺,青绫被。

留他无计,去便随他去。

算来还有许多时,人近也,愁回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城子 忆梦
梦中本是伤心路。芙蓉泪,樱桃语。
满帘花片,都受人心误。
遮莫今宵风雨话。要他来,来得么?
安排无限销魂事。砑红笺,青绫被。
留他无计,去便随他去。
算来还有许多时,人近也,愁回处。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往昔梦境的追忆与伤感。梦中本应该是伤心的旅途,泪水如芙蓉般流淌,樱桃般的言语回响。窗帘上的花瓣,都是因为人心的误解而落下。今夜的风雨,是否还能谈论往事?他能否回来?虽然安排了无数的愁苦事,写在红纸上,盖在青绫被上,却也无计可施,只能任由他去,算来还有许多时日,但人近了,愁绪却又回旋不已。

注释:

  • 芙蓉泪:指女子的泪水,形容伤感的情绪。
  • 樱桃语:指甜美而又带点忧伤的言语。
  • 满帘花片:形容纷纷落下的花瓣,暗示凋零与失落。
  • 遮莫:意为“不要”,用来表示一种不希望的态度。

典故解析:

本诗中涉及的“芙蓉”常用以比喻美丽的女子,而“樱桃”则用以形容甜美的言语,反映出情感的美好与哀愁。诗中提到的“梦”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主题,通常用以表达对往昔的追忆与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是,清代诗人,以抒情诗见长,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风格细腻、感伤。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抒发对逝去时光的惆怅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江城子 忆梦》通过梦境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过去情感的追忆与思考。全诗以“梦”为线索,开篇便点明了这个主题,显示出一种伤感的基调。随着梦境的展开,诗人逐渐揭示出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芙蓉泪与樱桃语的对比,既有美好的回忆,又夹杂着深深的忧伤,表现出诗人对曾经美好时光的怀念。

“满帘花片,都受人心误”一句,生动地描绘出一种无奈与误解,仿佛在说,生活中的种种误会与失落,最终都化作了这满地的花瓣,令人心痛。后面的“要他来,来得么?”更是展现出一种无力感,表明虽然渴望重逢,但现实却常常不如人意。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最后以“去便随他去”收尾,虽有不舍,但也表现出一种释怀,反映了诗人对情感的无奈与淡然。最终,诗人在对时光的思考中,感受到了一种既近又远的愁绪,展现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梦中本是伤心路:开篇点出梦境的主题,暗示梦境并不美好。
  • 芙蓉泪,樱桃语:运用比喻,形容情感的细腻与伤感。
  • 满帘花片,都受人心误:形象地描绘出误解与失落,花瓣的凋零象征着感情的破裂。
  • 遮莫今宵风雨话:表达对过去的无奈与不愿提起的情感。
  • 要他来,来得么?:反映出对重逢的渴望与无力。
  • 安排无限销魂事:暗示对往事无尽的回忆与思念。
  • 留他无计,去便随他去:表现出一种无奈的释然。
  • 算来还有许多时:暗示时间的流逝与未来的无常。
  • 人近也,愁回处:结尾处的愁绪再次强调了对情感的沉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芙蓉泪”与“樱桃语”使情感更加生动。
  • 对仗:通过对称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花瓣的“受人心误”使自然意象富有情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错,表达了对逝去情感的追忆与无奈,反映出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释然。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希望与失落,常带有对过去的怀念。
  • 花瓣:象征着美好与易逝,暗示感情的脆弱。
  • 泪水:表现出深切的情感与内心的伤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芙蓉泪”所指代的是什么情感? A. 欢喜
    B. 伤感
    C. 愤怒
    D. 无奈

  2. “遮莫今宵风雨话”的意思是什么? A. 希望谈论往事
    B. 不想提起旧事
    C. 对风雨的期待
    D. 对未来的遗憾

  3. 诗人最终对待情感的态度是? A. 绝望
    B. 释然
    C. 期待
    D. 犹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江城子·密州出猎》:同样使用“江城子”的词牌,描绘了不同的情感基调,表现出豪情与壮志。
  • 李清照的《如梦令》:在追忆与失落中更显细腻,展现出女性特有的柔情与哀伤。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词牌名与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