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阮郎归
儿童嬉戏杏花堤。
春归不解悲。
重来草露湿人衣。
无花空绕枝。
曾学道,久忘机。
一尊甘若饴。
平生鱼鸟与同归。
临风心自知。
白话文翻译
儿童们在杏花堤边嬉戏玩耍,
春天归来却不明白我的悲伤。
再次来到这里,草上露水打湿了我的衣服,
没有花儿,徒然在枝头徘徊。
曾经学习过道理,但早已忘却其中的机巧。
举杯饮酒,甜美如蜜。
我一生与鱼鸟为伴,
在微风中,心中自有明悟。
注释
字词注释
- 阮郎:古人称呼,指阮籍,寓意自由洒脱的生活。
- 杏花堤:杏花盛开的堤岸,象征春天和美好时光。
- 草露:草上的露水,象征清晨的气息和春天的生机。
- 无花空绕枝:没有花儿的树枝,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失落。
- 曾学道:曾经学习过道理,指追求哲理和人生真理。
- 甘若饴:甘甜如蜜,形容酒的美好滋味。
- 平生鱼鸟与同归:表示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典故解析
- 道:在诗中隐喻对道理和人生哲学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
- 鱼鸟: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反映出一种归隐自然的愿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约1050-1120),字允和,号止庵,宋代著名词人、诗人,擅长填词与作诗,作品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天,诗人回到曾经嬉戏的地方,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和自己内心的失落,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阮郎归》是一首抒情词,诗人在春天回到杏花堤,看到儿童的嬉戏,心中却涌起了浓浓的忧伤和对过去的思索。诗的开头通过“儿童嬉戏杏花堤”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充满了生命的气息,而“春归不解悲”则转折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的“重来草露湿人衣”描绘了春天的细腻景象,透过草上的露水,诗人感受到了一种沉重的情感。
“无花空绕枝”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失落感,诗人似乎在面对着花开花落的无常,感慨时光流逝。接下来的“曾学道,久忘机”则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强调了对生活智慧的遗忘与追求之间的矛盾。而“一尊甘若饴”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小确幸的珍视,尽管内心忧伤,仍然可以通过饮酒来寻求一丝的慰藉。
最后两句“平生鱼鸟与同归,临风心自知”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归属感,鱼鸟象征着自由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人在微风中似乎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知。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对生命和对自我的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儿童嬉戏杏花堤:春天的杏花盛开,孩子们在堤岸上玩耍,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
- 春归不解悲:春天的到来并没有解开我心中的悲伤,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失落。
- 重来草露湿人衣:再次来到这里,草上的露水湿了我的衣服,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变化。
- 无花空绕枝:树上没有花朵,徒然在树枝间徘徊,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失落。
- 曾学道,久忘机:曾经学习过人生的道理,但现在已然忘却,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遗忘。
- 一尊甘若饴:举起酒杯,酒的味道如蜜般甘甜,暗示着诗人对生活小确幸的珍视。
- 平生鱼鸟与同归:我一生与鱼鸟为伴,象征着对自然的向往与归属感。
- 临风心自知:在微风中,我的心中自有明悟,表达了诗人对自我内心的觉察与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酒比作蜜,突显了其甘美,增强了诗的感性。
- 拟人:春天被赋予了“不解悲”的情感,使得自然和人类情感相互联系。
- 对仗:如“曾学道,久忘机”形成对仗,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到来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昔的怀念,反映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和对自然的向往,最终在微风中找到了一丝内心的平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杏花:象征春天与美好,代表着青春与生命的希望。
- 草露:象征清晨的生机与生命的滋润,表现出春天的细腻与温柔。
- 鱼鸟:象征自由与自然的和谐,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儿童嬉戏杏花堤”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场景?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D. 冬季 -
“春归不解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悲伤
C. 愤怒
D. 疲惫 -
诗中“甘若饴”是形容什么? A. 酒的味道
B. 春天的花
C. 露水的清凉
D. 孩子的声音
答案
- C. 春季
- B. 悲伤
- A. 酒的味道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通过描绘月夜,表达思乡之情,具有相似的抒情特点。
- 《春望》 by 杜甫:描绘春天时的感受,表达对国事的忧虑与对春天的渴望。
诗词对比
- 《阮郎归》 vs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情感,但《阮郎归》更侧重个人内心的孤独,而《春江花月夜》则反映了大自然与人情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晁补之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