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远游》
时间: 2025-02-04 15:29: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我志日已衰,诗亦无杰句,正如垂翅鹤,怅望辽海路。
虽云须药物,幸未迫霜露。
裂裳裹两踵,此诗亦已屡。
嵯峨青城云,惨淡嶓冢树,
秋风吹短裘,万里入芒屦。
白话文翻译:
我志向已渐衰退,诗作也没有出色的句子,正如一只垂翅的鹤,惆怅地望着辽阔的海路。
虽说需要药物来调理身体,但幸好尚未受到霜露的侵袭。
衣衫破裂包裹着两只脚后跟,这首诗也已经写了多次。
青城山上的云层巍峨,嶓冢旁的树木显得苍白,
秋风吹着我的短外套,万里之外的路途让我感到无比艰难。
注释:
- 志:志向、理想。
- 日已衰:日渐衰退,指年纪大了。
- 鹤:一种鸟,象征高洁与孤独。
- 辽海路:辽阔的海路,象征远大的理想与抱负。
- 须药物:需要药物保养。
- 霜露:比喻外界的困扰或挑战。
- 裂裳裹两踵:衣服破裂,包住脚后跟,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生活的艰难。
- 嵯峨:高耸的样子。
- 青城:指青城山,象征自然与隐逸。
- 惨淡:黯淡无光。
- 芒屦:用芒草编成的鞋,象征贫困和艰难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他一生致力于恢复国家,反映了强烈的爱国情怀。陆游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之情,情感真挚,语言质朴。
创作背景:
《思远游》写于陆游晚年,正值他年老体衰、理想未竟之际,诗中流露出对往昔理想的追忆与对现实困境的感慨。诗人借用鹤的形象表达自己志向的渺小与无奈,反映了他对人生与理想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思远游》是一首反映陆游晚年心境的诗作,诗中充满了对过往理想的缅怀与对现实的无奈。开头两句“我志日已衰,诗亦无杰句”直白地道出了诗人对自己理想的消逝与创作能力的自我否定,表现出一种深切的失落感。接着,诗人以“垂翅鹤”作为象征,形象地描绘了他对辽阔前路的渴望与无奈,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无助。后面的“虽云须药物,幸未迫霜露”,则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珍惜与对现实困境的反思。
通过对青城云和嶓冢树的描绘,诗人将自然景象与自身境遇相结合,表现出一种苍凉的美感。秋风的吹拂让人感受到季节的变迁,也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变化。在这首诗中,陆游不仅抒发了个人的情感,也引发了读者对人生、理想与现实关系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志日已衰:表达诗人年事已高、理想已渐消退的感受。
- 诗亦无杰句:自谦其诗作水平,反映出对自身创作的失望。
- 正如垂翅鹤:用鹤的形象比喻自己,展现孤独与失落。
- 怅望辽海路:对广阔理想的向往与无奈。
- 虽云须药物:暗示身体的衰弱与对健康的关注。
- 幸未迫霜露:尽管身体虚弱,但还未遭受外界的重大困扰。
- 裂裳裹两踵:描绘生活的窘迫与艰难。
- 嵯峨青城云: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
- 惨淡嶓冢树:树木的惨淡与诗人心境的契合。
- 秋风吹短裘:秋风的呼啸,象征着生活的寒冷与困境。
- 万里入芒屦:形容行路艰难,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旅程感受。
修辞手法:
此诗运用了比喻、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比如“垂翅鹤”与“辽海路”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对自己理想的怀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无奈。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苍凉的美感,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坚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鹤:象征孤独与高洁的理想。
- 辽海路:象征广阔的理想与追求。
- 青城云:象征自然的高远与诗人的追寻。
- 秋风:象征生活的变迁与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用什么动物来比喻自己的志向? a) 龟
b) 鹤
c) 鳥 -
“裂裳裹两踵”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状态? a) 富裕
b) 窘迫
c) 幸福 -
诗中提到的“青城”指的是? a) 一座城市
b) 青城山
c) 青色的城墙
答案:
- b) 鹤
- b) 窘迫
- b) 青城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陆游的《思远游》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均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但陆游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心感受与生活的困境,而李白则更为豪放,强调自由与豪情。两者风格迥异,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选》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