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初霁徙倚门外有作》
时间: 2025-02-04 15:29: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三十余年此结庐,
客来不用笑迂疏。
前身已预兰亭会,
老眼曾窥禹穴书。
浮瓮社醅香出屋,
登场秋稼穗盈车。
萧萧蓬鬓虽衰矣,
追逐乡邻尚有余。
白话文翻译
我在这里居住了三十多年,
客人来访时不必嘲笑我太过迂腐。
我前生已经参与过兰亭的盛会,
老眼也曾窥视过大禹的书籍。
浮筒盛着的美酒香气飘出屋外,
登上场地,秋收的稻穗装满了车子。
虽然我的头发已然斑白,
但与乡邻追逐嬉戏依然是有余地的。
注释
- 结庐:在此意指安居建房。
- 兰亭会:指东晋王羲之在兰亭举行的著名诗会,象征文人雅集。
- 禹穴:传说中大禹的书籍,寓意古代的智慧和文化。
- 社醅:社酒,指用来祭祀的酒,寓意丰收和喜庆。
- 秋稼:秋季的庄稼,象征丰收的季节。
- 萧萧蓬鬓:形容头发凌乱、衰老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一生致力于报国,作品数量巨大,风格多样,以豪放、悲壮的爱国情怀和细腻的生活描写著称。
创作背景
《秋雨初霁徙倚门外有作》写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在秋雨之后的思索与感怀。诗中表达了他对往昔的追忆和当前生活的满足,折射出他对乡土的眷恋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写于秋雨初霁之际,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乡邻的亲切情感。开头的“三十余年此结庐”,展示了他扎根于此的生活态度,不在乎外界的评判,反而用内心的平和来应对。他提到“前身已预兰亭会”,在此提到兰亭盛会,不仅是对文人雅集的怀念,更是对自身文化底蕴的自信。接下来的“浮瓮社醅香出屋”,描绘了丰收季节的喜悦,酒香四溢,寓意着生活的富足与美满。
尽管“萧萧蓬鬓虽衰矣”,陆游却表示自己仍能与乡邻追逐嬉戏,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积极态度。整体上,诗歌在温馨的氛围中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又在生活的细节中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幸福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三十余年此结庐:表达了诗人长期在此地生活的情况。
- 客来不用笑迂疏:指出自己不在意他人的看法,反映出一种淡然。
- 前身已预兰亭会:提到自己的文化修养,暗示自己曾是文人圈子的一员。
- 老眼曾窥禹穴书:象征着对古代智慧的向往。
- 浮瓮社醅香出屋:描绘丰收后的喜悦,酒香四溢的场景。
- 登场秋稼穗盈车:展现秋收的丰硕成果。
- 萧萧蓬鬓虽衰矣:感叹自己的衰老,头发斑白。
- 追逐乡邻尚有余:表达与邻里好友的亲密关系和生活的乐趣。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浮瓮社醅香出屋”和“登场秋稼穗盈车”。
- 拟人:通过秋雨初霁的描写赋予自然以情感,营造出诗意的氛围。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对当前生活的满足,展现了他即使在衰老之际依然热爱生活、珍视人际关系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 结庐:象征安定与归属感。
- 兰亭会:代表文人雅集,文化的传承。
- 禹穴书:象征智慧和古代文化。
- 社醅:象征丰收与喜庆。
- 秋稼:象征生活的富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陆游的“结庐”指的是: A. 旅行
B. 定居
C. 迁徙
D. 逃避 -
诗中提到的“兰亭会”是指: A. 一次宴会
B. 一次盛大的文人聚会
C. 一次旅行
D. 一次祭祀 -
“追逐乡邻尚有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A. 消极
B. 忧愁
C. 积极
D. 无所谓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比较陆游的作品与杜甫的《春望》,两者均表达对生活的感慨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陆游更倾向于个人感受和乡土情怀,而杜甫则更加关注国家的兴衰与社会的动荡。
参考资料
- 《陆游诗词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