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日晓寒甚闻布谷鸣有感》
时间: 2025-02-04 15:38: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五月十日晓寒甚闻布谷鸣有感
作者: 陆游 〔宋代〕
弊裤久当脱,短褐竟未送。
老怯五更寒,重衾拥残梦。
群虱方得意,饱血藏衣缝。
竹簟何时陈?纨扇殆无用。
长夏叠叠来,岁月疾飞鞚。
妄怀畎亩忧,太息欲谁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夏天的感慨。诗人虽然希望脱去破旧的裤子,但短褐仍未送到,年老的他在清晨的寒冷中感到畏惧,厚被子只好裹着残梦。身上的虱子正得意地生长,饱血藏匿在衣缝中。何时才能把竹席铺开?纨扇几乎没有用处。漫长的夏天即将来临,岁月如疾马般飞逝。诗人不禁怀有对田园的忧虑,长叹一声,不知该向谁倾诉这份感慨。
注释
- 弊裤:破旧的裤子。
- 短褐:短的衣服,指轻便的夏装。
- 老怯:年老而感到畏惧。
- 重衾:厚重的被子,表示寒冷的天气。
- 群虱:指身上的虱子,生动地描绘了生活的困苦。
- 竹簟:竹席,用于夏季的凉爽。
- 纨扇:高级的扇子,指虽美却无用。
- 长夏叠叠:漫长而多重的夏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诗人、散文家。陆游一生经历了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的历史变迁,他的诗歌以豪放、悲壮著称,深刻反映了他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初夏时节,诗人感受到季节变换带来的寒暖变化,表现出他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夏天的期待与忧虑。
诗歌鉴赏
陆游的《五月十日晓寒甚闻布谷鸣有感》是一首感情真挚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寒冷清晨的描写,表达了老年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琐事的无奈。开篇“弊裤久当脱,短褐竟未送”直接体现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炎夏的期待,但生活的窘迫让他不得不忍耐寒冷,这种无奈引发了诗人的深思。接下来的“老怯五更寒,重衾拥残梦”,则通过对寒冷的直接感受,传达了诗人对衰老和孤独的感慨。诗中的“群虱方得意,饱血藏衣缝”不仅描绘了生活的不堪,也隐喻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整首诗在描写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竹簟”、“纨扇”,这些意象不仅表现了夏天的来临,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失落。最后一句“妄怀畎亩忧,太息欲谁控?”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面对岁月的飞逝与生活的重压,诗人无处倾诉的无奈让人感到深深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弊裤久当脱:破旧的裤子本该脱掉。
- 短褐竟未送:轻便的夏装却一直未送到。
- 老怯五更寒:年老的我在清晨的寒冷中感到害怕。
- 重衾拥残梦:只好裹着厚重的被子,继续沉浸在残梦中。
- 群虱方得意:身上的虱子得意地滋生。
- 饱血藏衣缝:它们在衣缝中饱餐血液。
- 竹簟何时陈:何时才能把竹席铺开?
- 纨扇殆无用:华丽的扇子也几乎派不上用场。
- 长夏叠叠来:漫长的夏天接踵而至。
- 岁月疾飞鞚:岁月如疾马般飞逝。
- 妄怀畎亩忧:我无端对田园的忧虑。
- 太息欲谁控:长叹一声,这份忧虑又能向谁倾诉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虱子比作生活的重担,生动地反映了生活的困境。
- 拟人:将虱子描写得得意,增加了生活的生动性。
- 对仗:如“长夏叠叠来,岁月疾飞鞚”,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对岁月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忧虑,体现了深沉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 弊裤:象征生活的困苦与窘迫。
- 短褐:代表对轻松生活的渴望。
- 重衾:体现寒冷的孤独感。
- 竹簟、纨扇:暗喻夏日的到来和无奈的生活状态。
- 群虱:象征生活的烦恼与重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弊裤”是什么?
- A. 新裤子
- B. 破旧的裤子
- C. 夏装
- D. 冬装
-
诗人对夏天的态度是?
- A. 期待
- B. 无所谓
- C. 忧虑
- D. 不喜欢
-
“妄怀畎亩忧”中的“畎亩”指的是什么?
- A. 田地
- B. 山川
- C. 河流
- D. 城市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杜甫)
- 《登高》(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陆游的《五月十日晓寒甚闻布谷鸣有感》与杜甫的《春夜喜雨》均关注生活的琐碎与时光的流逝,但陆游更加强调个人的无奈与忧虑,而杜甫则更多地体现社会的苦难与对未来的希望。两者在风格上各有不同,但都传达了对生活深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选集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