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阅吏牍有感》
时间: 2025-01-27 03:36: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老眼今年太负渠,
羲经鲁史顿成疏。
一为柱後惠文吏,
厌读司空城旦书。
正苦雁行须束缚,
不言鼠辈合诛鉏。
致君尧舜元无术,
黄卷何辞饱蠹鱼。
白话文翻译:
眼睛已经老了,今年不能再如往年那样清晰,
阅读经典和史书的时间也渐渐稀疏。
我作为底层的文官,
厌倦了阅读那些无聊的公文。
正因为苦于如同雁群般的羁绊,
不提那些鼠辈般的小人该被惩罚。
想要帮助君主达到尧舜的治国理政的理想,
可惜没有什么实用的办法,书本上又都是虫蛀的书页。
注释:
字词注释:
- 老眼:指年老的眼睛,视力衰退。
- 羲经:指古代的经典著作。
- 鲁史:指鲁国的史书,象征古代文献。
- 惠文吏:指文官,特指在朝廷中负责文书的官员。
- 司空:古代官名,特指负责工程和水利的官员。
- 城旦书:指清晨发出的公文。
- 雁行:比喻行列或群体,暗指自己身处的环境。
- 鼠辈:比喻卑鄙、低贱的人。
- 致君尧舜:指希望辅佐君主达到古代圣君尧舜的治国理想。
- 黄卷:指古书,因其色黄而得名。
- 饱蠹鱼:比喻书本被虫蛀,无法再用。
典故解析:
“致君尧舜”出自《尚书》,尧舜是中国古代理想的君主,代表着明主治国的理想状态。诗中提及的“黄卷”则是古书的象征,表达了对书本知识的厌倦和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多次战乱,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作品常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国家政务的无奈和对当时官场腐败的失望。诗人在老年时常感到力不从心,面对繁琐的文书和低劣的官员感到苦恼,抒发了他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老眼”开篇,直接点明了诗人因年老而感受到的无力感。接着,诗人回忆自己在官场的经历,感慨自己在惠文吏的角色中,整日忙于读那些乏味的公文,心中不免生出厌倦之情。全诗中通过“雁行”“鼠辈”等意象,表现出官场上的无所作为和对小人的愤怒,进一步揭示了作者对当时政治现状的不满和失望。
陆游对尧舜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残酷形成鲜明对比,表明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最后,诗人以“黄卷何辞饱蠹鱼”收尾,既是对古籍的无奈叹息,也反映了知识被无用化的悲哀,展现了对时代变迁的无力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个人的悲愤,也有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诗人的深厚人文关怀和对历史的敏锐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眼今年太负渠”:诗人自述年老,看事情的能力减弱。
- “羲经鲁史顿成疏”:古文经典的阅读逐渐变得稀疏,感到时间的流逝。
- “一为柱後惠文吏”:以文官身份自居,身处于官场的底层。
- “厌读司空城旦书”:厌倦看那些无趣的公文,表现出对日常工作的厌倦。
- “正苦雁行须束缚”:感到如同雁群般被束缚,没有自由。
- “不言鼠辈合诛鉏”:不提那些卑鄙小人的惩罚,暗示对官场的无奈。
- “致君尧舜元无术”:希望辅佐君主达到理想的治国境界,然而心有余而力不足。
- “黄卷何辞饱蠹鱼”:古书被虫蛀,无法再用,象征着知识的消亡。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雁行”比喻受限的官场生活,“鼠辈”比喻低劣小人。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致君尧舜元无术,黄卷何辞饱蠹鱼”,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夸张:通过“老眼”表明年老带来的感受,加深了诗人的无奈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对官场腐败和无能的深切批判,表现了对古代圣君理想的向往与现实的强烈对比,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个人理想的失落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眼:象征衰老与无力。
- 羲经鲁史:象征传统文化与知识的深厚。
- 惠文吏:代表底层文士,体现了诗人的自我认知。
- 黄卷:象征古书,承载着文化的传承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陆游的字是什么?
A. 务观
B. 牧之
C. 季华 -
诗中提到的“鼠辈”指的是?
A. 高尚之人
B. 卑鄙之人
C. 聪明之人 -
哪一句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无奈?
A. “老眼今年太负渠”
B. “正苦雁行须束缚”
C. “致君尧舜元无术”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陆游
- 《示儿》 - 陆游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陆游的《灯下阅吏牍有感》与杜甫的《兵车行》均表现了对国家和社会现象的深切关怀。陆游侧重于对官场腐败的批判,而杜甫则通过描绘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表达了对百姓苦难的同情,二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着共通之处,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