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与王忠玉张全翁游西湖访北山清顺道潜二》

时间: 2025-01-26 07:42:59

北山非自高,千仞付我足。

西湖亦何有,万象生我目。

云深人在坞,风静响应谷。

与君皆无心,信步行看竹。

竹间逢诗鸣,眼色夺湖渌。

百篇成俯仰,二老相追逐。

故应千顷池,养此一双鹄。

山高路已断,亭小膝屡促。

夜寻三尺井,渴饮半瓯玉。

明朝闹丝管,寒食杂歌哭。

使君坐无聊,狂客来不速。

载酒有鸱夷,扣门非啄木。

浮蛆滟金碗,翠羽出华屋。

须臾便陈迹,觉梦那可续。

及君未渡江,过我勤秉烛。

一笑换人爵,百年终鬼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北山非自高,千仞付我足。
西湖亦何有,万象生我目。
云深人在坞,风静响应谷。
与君皆无心,信步行看竹。
竹间逢诗鸣,眼色夺湖渌。
百篇成俯仰,二老相追逐。
故应千顷池,养此一双鹄。
山高路已断,亭小膝屡促。
夜寻三尺井,渴饮半瓯玉。
明朝闹丝管,寒食杂歌哭。
使君坐无聊,狂客来不速。
载酒有鸱夷,扣门非啄木。
浮蛆滟金碗,翠羽出华屋。
须臾便陈迹,觉梦那可续。
及君未渡江,过我勤秉烛。
一笑换人爵,百年终鬼录。

白话文翻译

北山并不是因为高而显得卓越,千仞的高度也只在我脚下。西湖又有什么特别之处,万象的景致皆在我的眼中呈现。云雾深处有人隐居,风静时山谷回复着回声。与君同行皆无所图,随意漫步欣赏着竹林。竹林间偶尔传来诗歌的吟唱,眼神的瞬间吸引了湖水的光泽。百篇佳作在俯仰之间,二位老友相互追逐嬉戏。应该说这千顷池水,正是养活了这一双白鹤。高山阻断了通路,小亭子里常常让人屈膝。夜晚寻找三尺井,渴了就喝半碗清水。明天的热闹中有丝竹声,寒食节里夹杂着歌声与哭泣。使君坐在那里感到无聊,狂客突然闯入来访。带酒而来的有鸱夷,敲门却不是啄木鸟。浮萍在金碗中荡漾,翠羽从华丽的房屋中飞出。片刻之间便留下踪迹,梦境又怎能继续?在君未渡江之前,我却忙着点燃蜡烛。轻轻一笑换来他人的爵位,百年之后终究化为鬼录。

注释

  • 北山:即北山,指的是西湖附近的山脉,象征自然与高远。
  • 千仞:形容山的高度,千仞即一千仞,表示极高的山。
  • 万象:众多景象,各种事物。
  • 云深:云雾深厚的地方,形容隐居的环境。
  • 信步:随意地走。

典故解析

  • 寒食: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祭祖和扫墓的日子,通常与清明节相近。
  • 鸱夷:古代的一种鸟,象征高洁的志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诗人、词人、散文家、书法家。他在政治上曾任高官,因直言进谏而屡遭贬谪,但其文学成就却愈加辉煌,尤其在诗词、散文方面造诣甚高。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与友人游览西湖的过程中,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通过描绘西湖的美景以及与友人的闲适时光,反映出一种淡泊名利、享受生活的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西湖的自然景色和与友人相聚的悠闲时光,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中“北山非自高,千仞付我足”开篇即以哲理性思考引入,强调了自然的高远与人自身的感受之间的关系。接着,诗人通过“云深人在坞,风静响应谷”的描写,展现了幽静的环境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诗中“竹间逢诗鸣,眼色夺湖渌”则以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在竹林间的灵感和对湖水的喜爱。整首诗呈现出一种闲适、豁达的生活态度,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友谊的珍惜,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最后的“百年终鬼录”更是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北山非自高,千仞付我足:强调北山并不是因为它的高而显得伟大,而是我自己心灵的感受。
  2. 西湖亦何有,万象生我目:西湖的美丽在于它呈现在我眼前的万千景象。
  3. 云深人在坞,风静响应谷:描写云雾深处的隐居生活,山谷的回声与自然的呼应。
  4. 与君皆无心,信步行看竹:与友人无所图地漫步于竹林之间,享受生活。
  5. 竹间逢诗鸣,眼色夺湖渌:在竹林间偶遇诗歌吟唱,眼前的美景如湖水般清澈动人。
  6. 百篇成俯仰,二老相追逐:描绘二位老友在诗歌中追逐的欢乐场景。
  7. 故应千顷池,养此一双鹄:千顷的池水正是养活了那一双白鹤。
  8. 山高路已断,亭小膝屡促:高山阻断了去路,小亭子让人屈膝坐下。
  9. 夜寻三尺井,渴饮半瓯玉:晚上寻找水井,解渴时饮用清水。
  10. 明朝闹丝管,寒食杂歌哭:明天的热闹中会有丝竹声,寒食节里夹杂着歌声与哭泣。
  11. 使君坐无聊,狂客来不速:使君感到无聊时,狂客突然造访。
  12. 载酒有鸱夷,扣门非啄木:带酒而来的有鸱夷,敲门声却不是啄木鸟。
  13. 浮蛆滟金碗,翠羽出华屋:浮萍漂浮在金碗中,翠羽从华丽的房屋飞出。
  14. 须臾便陈迹,觉梦那可续:片刻之间留下的痕迹,梦境又怎能继续?
  15. 及君未渡江,过我勤秉烛:在君未渡江之前,我却忙着点燃蜡烛。
  16. 一笑换人爵,百年终鬼录:轻轻一笑换来他人的爵位,百年之后终究化为鬼录。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千仞”比喻山的高,表现出对自然的感慨。
  • 拟人:如“风静响应谷”,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修辞,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描绘西湖的美丽和与友人的悠闲时光,展现了一种淡泊而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北山:代表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 西湖:象征美好与宁静的生活环境。
  • :代表清雅与自然的气息。
  • :象征生活的情趣与友谊的纽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北山”象征什么?

    • A. 高远的理想
    • B. 友情
    • C. 自然美
    • D. 以上都是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夜寻三尺井,渴饮半瓯____”。

  3. 判断题:诗中“与君皆无心”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对/错)

答案

  1.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苏轼的另一首描写西湖的诗,展现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
  • 《赤壁赋》:描绘自然与历史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 《登高》王之涣:同样描绘高远山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慨。
  • 《静夜思》李白: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这些作品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皆以自然为背景,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

相关诗句

北山非自高,千仞付我足。下一句是什么

西湖亦何有,万象生我目。上一句是什么

西湖亦何有,万象生我目。下一句是什么

云深人在坞,风静响应谷。上一句是什么

云深人在坞,风静响应谷。下一句是什么

与君皆无心,信步行看竹。上一句是什么

与君皆无心,信步行看竹。下一句是什么

竹间逢诗鸣,眼色夺湖渌。上一句是什么

竹间逢诗鸣,眼色夺湖渌。下一句是什么

百篇成俯仰,二老相追逐。上一句是什么

百篇成俯仰,二老相追逐。下一句是什么

故应千顷池,养此一双鹄。上一句是什么

故应千顷池,养此一双鹄。下一句是什么

山高路已断,亭小膝屡促。上一句是什么

山高路已断,亭小膝屡促。下一句是什么

夜寻三尺井,渴饮半瓯玉。上一句是什么

夜寻三尺井,渴饮半瓯玉。下一句是什么

明朝闹丝管,寒食杂歌哭。上一句是什么

北山非自高,下一句是什么

千仞付我足。上一句是什么

千仞付我足。下一句是什么

西湖亦何有,上一句是什么

西湖亦何有,下一句是什么

万象生我目。上一句是什么

万象生我目。下一句是什么

云深人在坞,上一句是什么

云深人在坞,下一句是什么

风静响应谷。上一句是什么

风静响应谷。下一句是什么

与君皆无心,上一句是什么

与君皆无心,下一句是什么

信步行看竹。上一句是什么

信步行看竹。下一句是什么

竹间逢诗鸣,上一句是什么

竹间逢诗鸣,下一句是什么

眼色夺湖渌。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