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残灯光翳壁,斜月影穿帷。
衰鬓难禁日,幽忧不寐时。
棘篱嗥夜犬,茅栋笑寒鸱。
展转那堪说,呻吟强作诗。
白话文翻译:
灯光昏暗地映在墙壁上,斜挂的月影透过窗帘。
衰老的头发难以抵挡日光,心中的忧愁让我夜不能寐。
荆棘篱笆外,夜里犬吠声声,茅草屋中,寒鸱在冷笑。
辗转反侧,无法言说,只能强忍着呻吟写下这首诗。
注释:
- 残灯:指已经熄灭或光线微弱的灯。
- 光翳壁:光线映照在墙壁上。
- 斜月:指挂在天边的月亮,通常形容月亮的姿态。
- 衰鬓:形容头发已经衰老、变白。
- 幽忧:内心的忧愁和烦闷。
- 嗥夜犬:夜晚的狗叫声。
- 茅栋:茅草屋。
- 寒鸱:寒冷的地方栖息的鸱鸟,常用来象征孤独和凄凉。
- 展转:翻来覆去,形容辗转反侧。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引用,但“寒鸱”在古代文学中常常用来象征孤独寂寞的情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忧虑和疲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惭庵,明代诗人、词人和文学家,因其在文学上的造诣,被誉为“词宗”。他的作品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也有细腻。
创作背景:
《秋日枕疾》是杨慎在晚年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在秋日孤独和忧伤的心情。此时正值人生的晚期,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诗歌鉴赏:
《秋日枕疾 其四》是一首充满孤独与无奈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生命流逝的思考和内心的焦虑。开篇的“残灯光翳壁,斜月影穿帷”不仅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接下来的“衰鬓难禁日,幽忧不寐时”更是直接表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衰老无奈的深切感受,忧愁让他无法安眠。
“棘篱嗥夜犬,茅栋笑寒鸱”用夜犬的嗥叫和寒鸱的冷笑,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凉与内心的孤独,反映出人与自然的疏离。最后一句“展转那堪说,呻吟强作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纵使心中满怀苦闷,仍要以诗作自娱,透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坚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秋日的沉思和对生命的感慨,体现了深刻的哲理与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残灯光翳壁:描绘了昏暗的灯光,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斜月影穿帷:月影透过窗帘,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夜的宁静。
- 衰鬓难禁日:衰老的头发无法阻挡日光,暗示着时间的无情。
- 幽忧不寐时:内心的忧愁让人失眠,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
- 棘篱嗥夜犬:外界的犬吠声增加了夜的孤寂。
- 茅栋笑寒鸱:寒鸱的冷笑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凄凉。
- 展转那堪说:辗转反侧,无法诉说自己的心情。
- 呻吟强作诗:尽管内心苦闷,但仍努力写诗,表现了诗人的坚韧。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残灯光翳壁,斜月影穿帷”具有对称美感。
- 拟人:寒鸱的“笑”赋予其人性,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比喻:将人生的衰老与秋日的凋零相联系,表现出生命的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出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在孤独与忧愁中仍努力坚持创作的精神,表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灯光:象征生命的希望与光明。
- 月影:代表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 衰鬓:象征衰老与无奈。
- 夜犬:象征孤独和不安。
- 寒鸱:象征凄凉与孤独的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杨慎
- C. 杜甫
- 诗中的“寒鸱”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孤独
- C. 爱情
- 诗人为何“呻吟强作诗”?
- A. 因为快乐
- B. 因为无奈
- C. 因为失落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 杜甫
- 《夜泊牛头》 - 李白
诗词对比:
- 杨慎的《秋日枕疾》与杜甫的《秋夕》都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杨慎更突出个人的孤独与无奈,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的动乱与个人的遭遇。两者都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杨慎研究》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