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银灯·昨夜一场风雨》
时间: 2025-01-25 23:17: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剔银灯·昨夜一场风雨
作者: 杜安世 〔宋代〕
昨夜一场风雨。
催促牡丹归去。
孙武宫中,
石崇楼下,
多情怎生为主。
真疑洛浦。
云水算杳无重数。
独倚阑干凝伫。
香片乱沾尘土。
争似当初,不曾相见,
免恁恼人肠肚。
绿丛无语。
空留得宝刀翦处。
白话文翻译:
昨夜经历了一场风雨,
催促着牡丹花归去。
在孙武宫和石崇楼下,
多情的人该如何是好?
真的怀疑在洛浦边,
云水之间算是无尽的迷茫。
我独自靠在栏杆上凝望,
香片被风雨弄得满是尘土。
不如当初,没曾相见,
免得令人心烦肠痛。
绿丛中无言无语,
只留下宝刀铸造的痕迹。
注释:
- 孙武宫:指的是春秋时期的军事家孙武所居之地,象征军事与策略。
- 石崇:东汉时期的名士,以富有和才华著称,石崇楼可能是其所居之处。
- 洛浦:洛水旁边的地方,传说中与爱情有关的美丽之地。
- 香片:指花瓣,常用于形容花的香气和美丽。
- 宝刀翦处:指留存的刀痕,象征着往事的痕迹与遗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杜安世,字景明,号清江,宋代诗人,以词风清丽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人生与自然的思考,具有独特的情感深度。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动荡的时代,杜安世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人事无常的感慨。风雨的描写象征着变化与离别,牡丹的归去则暗示着美好事物的逝去。
诗歌鉴赏:
《剔银灯·昨夜一场风雨》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索的词作,通过风雨的景象引发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中提到的“催促牡丹归去”,不仅是对花期的感慨,更暗含对青春与美丽的无奈流逝。杜安世以“孙武宫中,石崇楼下”来引入历史典故,体现出多情的愁苦与无奈,仿佛在问自己,情感的归属究竟何在。
“真疑洛浦”一句,似在表达对理想爱情的追寻与困惑,洛浦作为一个富有诗意的地点,承载了许多美好的幻想。而“独倚阑干凝伫”则体现了作者在风雨中的孤独,香片被雨水打湿,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在风雨中受损,令人心痛。最后“空留得宝刀翦处”一句,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与无奈,刀痕象征着曾经的美好与现实的伤痛。整首词充满了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惋惜,情感深邃而细腻,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昨夜一场风雨”:引入背景,暗示变化与离别。
- “催促牡丹归去”:牡丹象征美好,归去暗示失去。
- “孙武宫中,石崇楼下”:历史典故,增添文化内涵。
- “多情怎生为主”:表达对情感归属的困惑。
- “真疑洛浦”:怀疑理想之地的存在,反映心境。
- “云水算杳无重数”:云水象征迷茫与无尽的思绪。
- “独倚阑干凝伫”:表现孤独的情感。
- “香片乱沾尘土”:美好事物的受损,象征失落。
- “争似当初,不曾相见”:对比过去与现在的落差。
- “免恁恼人肠肚”:表达对情感困扰的无奈。
- “绿丛无语”:描绘静谧的环境,增添孤独感。
- “空留得宝刀翦处”:象征往事的痕迹,反映遗憾。
修辞手法:
- 比喻:牡丹的归去比喻美好事物的逝去。
- 拟人: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相结合,增强情感的共鸣。
- 对仗:词中多处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与对爱情的思考,情感深沉而细腻,展示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雨:象征变幻与离别。
- 牡丹:象征美丽与青春。
- 孙武、石崇:历史人物,体现情感的深度。
- 洛浦:理想之地,承载了对爱情的幻想。
- 香片:暗示美好的事物,受损后引发惋惜。
- 宝刀:象征往事的痕迹与遗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本诗中提到的“牡丹”象征什么? A. 美丽与青春
B. 哀伤与遗憾
C. 战争与胜利 -
“云水算杳无重数”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希望与快乐
B. 迷茫与无尽的思考
C. 归属感与安全感 -
诗中提到的“洛浦”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爱情与美好幻想
C. 历史的遗迹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表达对往事的回忆与情感的纠葛。
- 苏轼《水调歌头》: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寻。
诗词对比:
- 杜安世《剔银灯·昨夜一场风雨》与李清照《如梦令》均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杜安世更侧重于自然景象与历史文化的结合,而李清照则通过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女性特有的柔情与哀愁。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词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