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

时间: 2025-01-11 16:43:35

郎从月下看吴钩,妾向郎前问所由,闻道敌人今未灭,将欲西去觅封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竹枝词
郎从月下看吴钩,
妾向郎前问所由。
闻道敌人今未灭,
将欲西去觅封侯。

白话文翻译:

在月光下,郎君正在看吴钩(古代的一种兵器),我向他询问这是什么原因。听说敌人现在还未被消灭,他打算西去寻找封侯的机会。

注释:

  • :指年轻的男子,这里特指诗中的情人。
  • 月下:在月光下,营造出浪漫的氛围。
  • 吴钩:古代的兵器,象征战争和征战之事。
  • :古代对女子的自称,表明她的身份。
  • 所由:指事情的缘由。
  • 敌人:指与自己对立的势力或敌军。
  • 封侯:古代对有功之士的封赏,意指获得封爵。

典故解析:

“吴钩”是一种特指的兵器,历史上与吴国的武将有关,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追求。诗中提到“未灭”,暗示着战斗仍在继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岳正,明代诗人,以擅长写作山水田园诗而著称,作品常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战争频繁。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事业的追求,体现了士人兼顾个人情感与国家大义的心态。

诗歌鉴赏:

这首《竹枝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情感丰富的画面。诗人以“郎”和“妾”的对话形式,展现了男女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月光的映照下,郎君沉浸于武器的观察中,显示出他对战争的关注和即将出征的决心。而妾身则在一旁,关心地询问郎君的去向,这种互动不仅表露了她对郎的爱慕,也体现了她对未来的忧虑。诗中提到的“敌人今未灭”暗示了战争的持续,郎君即将踏上征途去追求封侯的理想,表现了士人对忠诚与荣耀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既有对个人情感的表达,也有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形成了深刻的社会寓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郎从月下看吴钩:郎君在月光下凝视着吴钩,展现出他对战争的思考和准备。
  • 妾向郎前问所由:妾向郎询问原因,表现出她对郎君的关心。
  • 闻道敌人今未灭:得知敌人还没有被消灭,暗示战争的严峻性。
  • 将欲西去觅封侯:郎君准备西去寻求功名,表达了他的志向和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郎”与“妾”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对立与统一。
  • 象征:吴钩象征战争,反映了士人的责任与使命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个人情感与国家责任的结合,传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功名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动荡中的士人心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下:象征清幽与宁静的环境,同时也暗示着即将来临的动荡。
  • 吴钩:象征战争与英雄气概,代表着对理想的追求。
  • 封侯:象征权力与地位,反映出士人对名利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吴钩”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爱情
    B. 战争
    C. 自然
    D. 友谊

  2. 妾在诗中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自豪
    B. 忧虑
    C. 愤怒
    D. 满足

  3. 诗中提到的“敌人今未灭”说明了什么? A. 战争已经结束
    B. 战争仍在进行
    C. 和平已来临
    D. 无敌于天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苏轼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岳正的《竹枝词》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都有战争与个人情感交织的主题,但岳正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表达,而苏轼则表现出豪放与壮志凌云的气概。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