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第东归次灞上,却寄同年》

时间: 2025-01-25 17:30:32

芳桂当年各一枝,行期未分压春期。

江鱼朔雁长相忆,

秦树嵩云自不知。

下苑经过劳想像,东门送饯又差池。

灞陵柳色无离恨,莫枉长条赠所思。

意思解释

及第东归次灞上,却寄同年

原文展示:

芳桂当年各一枝,行期未分压春期。江鱼朔雁长相忆,秦树嵩云自不知。下苑经过劳想像,东门送饯又差池。灞陵柳色无离恨,莫枉长条赠所思。

白话文翻译:

这一年芳香的桂花各自盛开,行程却未曾分开,似乎压制了春天的到来。江里的鱼儿和北飞的大雁互相思念,秦地的树木和嵩山的云彩却对此毫不知晓。经过下苑时,心中劳苦地想象,东门送别的场景又是那么错落不齐。灞陵的柳树颜色没有离别的怨恨,别白了长条赠予思念。

注释:

  • 芳桂:指的是香桂树,象征着美好的时光。
  • 行期:行程的日期。
  • 压春期:春天的到来被压制,寓意着离别的惆怅。
  • 江鱼朔雁:江里的鱼与北飞的雁,象征着思念。
  • 下苑:指的是出发前经过的园林。
  • 东门送饯:东门送别的场景,表达送别的情感。
  • 灞陵柳色:灞陵的柳树,象征着别离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他的诗风格独特,常常运用典故,语言精炼而富有韵味。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李商隐及第后回到东都的途中,表达了他对同年好友的思念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诗中蕴含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情感的复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展示了离别的惆怅与思念的深重。开篇的“芳桂当年各一枝”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隐喻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时间上虽有所交集,但在命运上却各自分离。“行期未分压春期”则表现出一种无奈与伤感,既是对友人的思念,也是对春日美好的渴望。

“江鱼朔雁长相忆”一句,描绘了两种生物互相思念的情景,传达了情感的共鸣。而“秦树嵩云自不知”则暗示了自然界的无情,人与自然的情感对比,增强了诗中对离别的感慨。诗的后半部分,描写下苑经过的想象与东门送别的场景,流露出对友情的珍惜与对离别的无奈。而最后的“灞陵柳色无离恨”更是对思念的宽慰,尽管有离别,但柳色依旧,情感永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交织,展现了李商隐深厚的诗歌功底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堪称晚唐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芳桂当年各一枝:引入桂花,象征美好时光。
    2. 行期未分压春期:离别的时间未定,象征春天被压抑,表达无奈。
    3. 江鱼朔雁长相忆:描绘思念,表达友人间的情感共鸣。
    4. 秦树嵩云自不知:自然无情,树木与云彩对人事毫不知晓。
    5. 下苑经过劳想像:经过园林时,心中思念重重。
    6. 东门送饯又差池:送别情景错落,表达情感的复杂。
    7. 灞陵柳色无离恨:柳树的颜色没有怨恨,象征着思念的平静。
    8. 莫枉长条赠所思:不要白白地赠送思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芳桂”象征美好时光。
    • 拟人:江鱼和朔雁以思念的形象出现。
    • 对仗:整首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韵律美。
  •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 芳桂:象征美好时光,友谊的象征。
  • 江鱼与朔雁:代表思念与离别的情感。
  • 灞陵柳色:象征温柔的思念,带有淡淡的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芳桂”指的是什么?

    • A. 桂花
    • B. 桃花
    • C. 牡丹
    • D. 菊花
  2. 诗中提到的“江鱼”与“朔雁”象征了什么?

    • A. 离别
    • B. 思念
    • C. 友情
    • D. 自然
  3. 诗的最后一句“莫枉长条赠所思”意味着什么?

    • A. 不要浪费时间
    • B. 不要白白赠送思念
    • C. 不要忘记友谊
    • D. 不要流浪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李商隐的这首诗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有相似的主题,均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惜。白居易的诗同样通过自然景物展现情感,但更侧重于对人生旅途的思考,而李商隐则更多地侧重于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参考资料:

  • 《李商隐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