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鸾 供蜡梅一枝》
时间: 2025-01-26 23:48:32意思解释
孤鸾 供蜡梅一枝
作者: 易顺鼎 〔清代〕
原文展示:
病黄生面。记蛎粉围墙,那回曾见。苦把蛮腥,腻了寿阳宫瓣。东风又还到也,怎寒花尚留秋怨。冷入二分龙麝,带断魂飘远。问别来何处照清浅。说离恨天西,旧红无伴。疏影浑难觅,付月波凉蘸。美人倚愁独立,梦游仙道妆偷换。香外一瓶一我,正万缘俱澹。
白话文翻译:
我病入膏肓,面色苍黄。想起那次曾经见到你围着蛎粉的墙。苦苦地忍受着那腥味,腻了寿阳宫的花瓣。东风又回来了,怎奈寒花却还留有秋天的怨恨。冷冷的香气如二分龙麝,带着断魂飘散得很远。问你离开后,你的影子又在哪里照亮清浅的水面。你说离愁在西边,旧日的红颜已无人作伴。稀疏的影子难以寻觅,只有月光下的波浪轻轻沾湿。美人独自倚着愁苦,妆容在梦游中悄然改变。香外的瓶子里装着我的思绪,正如万千缘分都淡薄无比。
注释:
- 病黄:形容面色病态,泛黄。
- 蛎粉:一种食材,常用作调味。
- 寿阳宫:指的是古代宫殿,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与娇嫩。
- 东风:春风象征,代表复苏与希望。
- 龙麝:一种香料,象征着美好与珍贵。
- 离恨:离别的愁恨,情感深重。
典故解析:
- 寿阳宫:常见于古代文学作品中,象征着美丽女子的居所,代表着爱情的美好。
- 东风:在古诗词中常用来表达春天的来临与生机。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易顺鼎,清代诗人,以婉约细腻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情感与自然景物。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变迁,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反映了对往日的怀念与愁苦。
诗歌鉴赏:
《孤鸾》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种深沉的离愁与对美好过往的追忆。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与拟人,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例如“东风又还到也,怎寒花尚留秋怨”,不仅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美好事物的凋零与无奈。诗人在描绘离愁时,运用了“冷入二分龙麝,带断魂飘远”的意象,将香气与离愁紧密结合,形成了一种幽怨的氛围。在这首诗中,易顺鼎不仅仅是在叙述离别,更是在探索情感深处的孤独与渴望,揭示出人们在面对离愁时的无奈与无助。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深沉且细腻,充满了对往日美好的怀念,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无尽惆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病黄生面:描述了诗人因思念而面色苍黄。
- 记蛎粉围墙:回忆曾经美好的时光,带有对往事的怀念。
- 苦把蛮腥:承受着过去的痛苦,情感的纠葛。
- 东风又还到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化。
- 怎寒花尚留秋怨:感叹秋天的遗憾与冷清。
- 冷入二分龙麝:用香气表达内心的孤独与伤感。
- 问别来何处照清浅:对离别的思索与追寻。
- 说离恨天西:表达离愁的方向与情感的寄托。
- 疏影浑难觅:意象模糊,难以寻觅的美好。
- 美人倚愁独立:凝聚着孤独与忧伤的形象。
- 梦游仙道妆偷换:梦境与现实的交错,体现出内心的复杂。
- 香外一瓶一我:对自身情感的反思与感慨。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与香气结合,增强了诗的意象。
- 拟人:赋予无生命的香气以情感,增强表现力。
- 对仗:提高了诗的韵律感,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聚焦于离别与思念,展现了对美好回忆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惆怅,情感基调深沉而细腻。
意象分析:
- 病黄:象征着思念的沉重与痛苦。
- 蛎粉:代表着美好的回忆,充满了生活气息。
- 寒花:象征着凋零的爱情与秋天的冷酷。
- 龙麝:象征着珍贵的情感与难以割舍的思念。
- 美人:象征着对过去爱的怀念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东风又还到也”中的“东风”象征什么?
- A. 春天的来临
- B. 秋天的萧瑟
- C. 冬天的寒冷
-
“美人倚愁独立”中的“美人”象征什么?
- A. 过去的爱
- B. 未来的希望
- C. 生活的乐趣
-
“香外一瓶一我”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 A. 轻松愉快
- B. 孤独惆怅
- C. 怒火中烧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 白居易《长恨歌》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与《孤鸾》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但前者更加直接且饱含家国情怀,而后者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
- 《长恨歌》通过叙述爱情的悲剧,展现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与《孤鸾》的细腻忧伤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易顺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