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中诗戏论诗棋酒辄次原韵》

时间: 2025-04-27 17:24:42

只应心醉六经醇,自是陶陶晋魏人。

每向幽居横素榻,惟容我辈岸乌巾。

毫端空有千题巧,枰上原无一着真。

要得坦然怀抱稳,烦君浇泼乳泓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致中诗戏论诗棋酒辄次原韵
作者: 刘子翚 〔宋代〕

只应心醉六经醇,自是陶陶晋魏人。
每向幽居横素榻,惟容我辈岸乌巾。
毫端空有千题巧,枰上原无一着真。
要得坦然怀抱稳,烦君浇泼乳泓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诗、棋、酒等雅趣的沉醉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作者认为,醉心于经典的文学(如《周易》、《诗经》等)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自己也与古代陶渊明、晋代和魏代的文人有相似之处。在幽静的居所中,作者享受着悠然自得的生活,虽然心中有很多诗意的构思,但在实际的棋盘上却难以找到真正的着落。最后,作者期望能够心怀平和,安稳地面对生活的种种烦恼,恳请朋友为自己倾洒春日的温暖。

注释

  • 六经: 指儒家经典,主要包括《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和《论语》。
  • 陶陶: 形容陶渊明那种悠然自得、归隐自然的生活态度。
  • 岸乌巾: 指的是一种典雅的头巾,象征文人雅士的风范。
  • 毫端: 指毛笔尖,象征书写和创作。
  • : 指棋盘。
  • 乳泓春: 比喻春天的清新和温暖,象征生活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子翚,字景升,号清远,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诗词,思想深邃,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及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在宋代,文人追求高雅的生活,注重诗词、棋艺和酒道的结合。此诗反映了这种文人文化的特征,表达了在繁忙世事中仍然追求内心宁静与雅趣的愿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充分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文人雅趣的追求。诗的开头提到“心醉六经醇”,展示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厚热爱,这种醉心不仅是对古代经典的崇敬,也是对自身思想境界的追求。接着,作者描述了自己在幽静的环境中享受生活的惬意,显示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态度。

而在“毫端空有千题巧,枰上原无一着真”一句中,作者深刻地反思了创作的过程,尽管想象中有千般构思,但在实际的棋盘上,往往难以找到真实的落脚点,这一层含义引人深思,反映了人生的复杂和不易。

最后,作者希望能够保持心境的平和,愿意倾听朋友的劝解,渴望在纷扰的生活中寻找到一片宁静。他用“浇泼乳泓春”来比喻朋友的帮助,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对生活美好的期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只应心醉六经醇: 心中醉于经典之美,沉醉于历史文化的醇厚。
  2. 自是陶陶晋魏人: 自然与陶渊明、晋代和魏代的文人相同,渴望那种悠然自得的生活。
  3. 每向幽居横素榻: 在幽静的居所中,倚靠在洁白的床榻上。
  4. 惟容我辈岸乌巾: 只容许我们这些文人佩戴着雅致的头巾。
  5. 毫端空有千题巧: 提笔时脑海中有无数的好主意。
  6. 枰上原无一着真: 然而在实际的棋局中却没有真实的胜利。
  7. 要得坦然怀抱稳: 希望能够坦然面对生活,心境安稳。
  8. 烦君浇泼乳泓春: 恳请朋友给予我春日的温暖与滋润。

修辞手法:

  • 比喻: “浇泼乳泓春”将春天的温暖与朋友的关心相联系,形象生动。
  • 对仗: 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如“每向幽居”与“惟容我辈”,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文化的热爱、对雅趣的追求以及对世事的淡泊态度,展现了文人对内心宁静的渴望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六经: 代表经典文化和道德准则。
  • 幽居: 象征宁静的生活环境。
  • 素榻: 表达简朴的生活态度。
  • 岸乌巾: 代表文人雅士的风范。
  • : 象征希望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刘子翚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六经”指的是哪类文献?

    • A) 道教经典
    • B) 儒家经典
    • C) 佛教经文
    • D) 历史书籍
  3. 诗中提到的“素榻”象征什么?

    • A) 华丽的生活
    • B) 简朴的生活
    • C) 繁忙的生活
    • D) 痛苦的生活

答案:

  1. B) 宋代
  2. B) 儒家经典
  3. B) 简朴的生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子翚与陶渊明在对隐逸生活的描绘,两者都追求宁静的生活,但刘子翚更强调对文化的沉醉,而陶渊明则更侧重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诗经与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