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舟》

时间: 2025-01-11 06:14:09

归梦经行处,扁舟浩渺间。

危樯过鸟疾,秋水近人间。

野树时藏寺,晴云不在山。

到家应后雁,枫叶想成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归舟
作者:毛国翰 〔清代〕

归梦经行处,扁舟浩渺间。
危樯过鸟疾,秋水近人间。
野树时藏寺,晴云不在山。
到家应后雁,枫叶想成斑。


白话文翻译:

我在梦中归来的地方,扁舟在浩瀚的水面上漂荡。
高高的桅杆在船上犹如飞鸟般迅速掠过,秋水近在眼前如同人间的景象。
野树时隐时现,仿佛隐藏着寺庙,晴朗的云彩却不见于山头。
到家的时候应该能见到归来的大雁,枫叶想必已经染上斑驳的颜色。


注释:

字词注释

  • 归梦:回归的梦境,表示对故乡或归处的思念。
  • 扁舟:小船,指诗人归来的船只。
  • 危樯:高高的桅杆,形容船只的结构。
  • 秋水:秋天的水,象征清澈而宁静的水面。
  • 藏寺:山中隐秘的小寺庙,野树与寺庙的结合展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 后雁:归来的大雁,象征团圆与思乡。
  • 枫叶想成斑:枫叶色彩斑斓,象征秋天的丰收与美丽。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隐含了对归乡情感的渴望,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常见的思乡主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国翰,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主要以其诗作传世,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归乡途中,体现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正值秋天,诗人通过描绘秋水、枫叶等自然景象,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情感与对家乡的期待。


诗歌鉴赏:

《归舟》是一首充满乡愁情感的诗作,毛国翰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他对归乡的渴望与思念。诗的开头“归梦经行处”便引入了梦境与归来的主题,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归属感与对故乡的怀念。扁舟在浩渺的水面上漂荡,隐喻着诗人在求索中的孤独与渴望。

接下来的“危樯过鸟疾”描绘了船只在水面上的灵动,桅杆如飞鸟般迅速,表现了诗人希望快速回归的心情。而“秋水近人间”则用秋水的清冷与宁静,与他内心的思乡情感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野树时藏寺,晴云不在山”一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揭示出人和自然的和谐,寺庙的隐秘感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安详。最后两句“到家应后雁,枫叶想成斑”,以归雁和枫叶作结,意象生动,既表达了对归家的期待,也象征着秋天的成熟与收获。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故乡的深切热爱,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归梦经行处:表达诗人梦中回归的情景,暗示他对故乡的思念。
  2. 扁舟浩渺间:描绘小船在广阔水面上的漂荡,象征孤独与无助。
  3. 危樯过鸟疾:高桅杆像飞鸟般迅速,表现归家的迫切心情。
  4. 秋水近人间:秋水清澈,带来宁静的氛围,映射诗人内心的渴望。
  5. 野树时藏寺: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结合,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6. 晴云不在山:晴朗的云彩缺失于山中,象征诗人内心的失落。
  7. 到家应后雁:归雁象征团圆,表达了对家的向往。
  8. 枫叶想成斑:枫叶的颜色变化,象征着秋天的美丽与成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高桅杆比作飞鸟,增强了诗的动感。
  • 对仗:通过“危樯”“秋水”“野树”“晴云”等对比,形成和谐的音韵。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传达情感,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体现了对家乡的思念,对自然的眷恋,以及对归属感的渴求。通过细腻的描绘,毛国翰展现了一个充满情感与思考的旅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扁舟:象征归途与孤独。
  2. 危樯:代表着希望与归去的方向。
  3. 秋水:象征清澈与沉静,反映内心情感。
  4. 野树:自然的隐秘之美,寄托人文情怀。
  5. 枫叶:秋天的象征,代表成熟与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扁舟”指的是什么?

    • A. 大船
    • B. 小船
    • C. 船舶
  2. “危樯过鸟疾”中的“疾”是什么意思?

    • A. 快速
    • B. 缓慢
    • C. 稳定
  3.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现对故乡的思念?

    • A. 野树
    • B. 秋水
    • C. 都是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枫桥夜泊》张继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与《归舟》的“秋水近人间”都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前者更直接,后者则通过自然景象传达情感。
  • 《枫桥夜泊》描绘了夜晚的静谧,和《归舟》中的秋日景象形成对比,展示了不同的思乡情绪。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诗人毛国翰研究》
  2. 《中国古典诗词选》
  3. 《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