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红衣 和白石》
时间: 2025-02-04 15:40: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羽葆新秋,洼尊暇日。散愁无力。夜起凭阑,层云四天碧。河临太古,穷塞外何年归客。沈寂。驰道柳条,绝西乌栖息。红尘紫陌。前度金风,霜华恁淩籍。魂来尚恋异国。海东北。老惜楚衣吴制,别路等閒经历。向梦阑谁见,斜月屋梁颜色。
白话文翻译:
在新秋的清晨,羽扇轻摇,闲暇的日子在酒杯中流淌。愁绪无力散去。夜深时,我倚着栏杆,仰望层层云彩在碧空中飘浮。河水流淌,犹如太古的岁月,何时才能归来的游子呢?一片寂静。柳条随风轻拂,西边的乌鸦已然栖息。人世间的繁华与喧嚣,早已被金风与霜华淹没。我魂牵梦萦,仍旧惦记着异国他乡。海东的风景,令人怀念。我对楚地的衣服、吴地的工艺感到惋惜,离别的路上经历了太多的平淡。谁能在梦的栏杆上见到我,斜月照在屋梁上的颜色。
注释:
- 羽葆:古代一种轻便的扇子,象征轻松自在。
- 洼尊:低矮的酒杯,表示闲暇饮酒。
- 凭阑:倚靠栏杆,描绘出诗人夜晚的孤独。
- 太古:指遥远的古代,暗示时间的久远。
- 金风:秋天的风,象征丰收与凉爽。
- 楚衣吴制:楚地和吴地的衣物,反映文化与地域的差异。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乔大壮是近代著名的诗人,其作品受传统文化熏陶,常表现对自然与人情的思考。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之时,反映了他对过往经历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样,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与离别的思考。开篇以“羽葆新秋”引入,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中“夜起凭阑”不仅描绘了静谧的夜晚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对历史时光的追溯与对异国他乡的怀念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特别是“魂来尚恋异国”一句,体现出诗人对过往经历的执念与对故乡的惋惜,情感真挚而深刻。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羽葆新秋:描绘秋天的清新气息。
- 洼尊暇日:闲暇的日子与饮酒习惯的结合。
- 夜起凭阑:表现出夜晚的孤独与思考。
- 层云四天碧:展现开阔的天空与自然的壮丽。
- 穷塞外何年归客:表达游子对归乡的渴望与无奈。
- 驰道柳条:柳树的柔情与西边的孤寂。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金风”比喻秋天的美好与丰收。
- 拟人:将“柳条”赋予生命,体现自然的灵动。
- 对仗:整首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意象分析:
- 秋:象征成熟与凋零,暗示人生的无常。
- 云:代表自由与变化,反映诗人内心的渴望与思索。
- 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旅程。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羽葆新秋”中的“羽葆”指什么?
- A. 一种扇子
- B. 一种花
- C. 一种鸟
- 诗中提到的“金风”象征什么季节?
- A. 春天
- B. 秋天
- C. 冬天
- “羽葆新秋”中的“羽葆”指什么?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可以阅读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对孤独与自然的感受。
- 诗词对比:比较乔大壮的《惜红衣》与杜甫的《春望》,两者在情感基调与景象描绘上各有特色。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近现代诗人研究》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