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居》

时间: 2025-01-26 02:56:54

年来疏懒谢寒喧,门掩青萝自一村。

短句闲吟聊遣兴,危机防蹈欲无言。

时烦狎鸟窥檐际,且喜新苔汲屐痕。

流水半湾容小隐,旁人错认武陵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园居
作者:杜若拙 〔清代〕

年来疏懒谢寒喧,
门掩青萝自一村。
短句闲吟聊遣兴,
危机防蹈欲无言。
时烦狎鸟窥檐际,
且喜新苔汲屐痕。
流水半湾容小隐,
旁人错认武陵源。

白话文翻译:

近年来我懒于应对寒冷的喧嚣,
门前青藤遮挡,显得这一村庄宁静。
偶尔吟诵短句以解闷,
面对危机却不愿多言。
时常烦恼那狎昵的小鸟窥探檐角,
但我更喜欢新生的苔藓印下的鞋痕。
溪水弯曲的一角适合隐居,
旁人却误以为这里是武陵源。

注释:

字词注释:

  • 疏懒:懒散、不勤奋。
  • 青萝:指青藤,常用于描绘环境的幽静。
  • 短句:诗句短小,便于吟咏。
  • 危机:面临危险或困境。
  • 狎鸟:指与鸟亲近或打交道的小鸟。
  • 汲屐痕:指鞋底沾染的苔藓印记。
  • 武陵源:传说中的世外桃源,象征隐逸之所。

典故解析:

  • 武陵源:源于《桃花源记》,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社会,常被用来比喻隐逸和田园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若拙,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闲适自然的田园诗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隐逸生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喧嚣的逃避。

创作背景: 《园居》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时,许多文人选择隐居,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诗中表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对外界纷扰的抵抗。

诗歌鉴赏:

《园居》是一首典型的田园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年来疏懒谢寒喧”,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喧嚣的厌倦,借用“寒喧”一词,暗示了外界的冷漠与繁华对内心的骚动。接着“门掩青萝自一村”,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生活环境,青藤环绕的门前小村,让人感受到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

诗中“短句闲吟聊遣兴”,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虽面临“危机”,却选择沉默不语,这种无言的智慧显得尤为深刻。之后提到“时烦狎鸟窥檐际”,描绘出诗人对小鸟的烦恼,然而“且喜新苔汲屐痕”则转而表现其对自然细微变化的喜爱,这种矛盾的情感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结尾“流水半湾容小隐,旁人错认武陵源”,诗人通过流水的描写,勾勒出隐士的归隐生活,武陵源的提及则象征着理想中的隐居乐土,表达了对世外桃源的追求。整首诗在宁静与喧闹、理想与现实之间游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年来疏懒谢寒喧:近年来因懒惰而不再理会世间的寒冷喧嚣。
  • 门掩青萝自一村:门前的青藤遮掩,暗示着与外界的隔绝,营造出一幅宁静的乡村画面。
  • 短句闲吟聊遣兴:偶尔吟唱几句短小的诗句,来消遣内心的兴致。
  • 危机防蹈欲无言:面对潜在的危机,选择沉默以避免多言。
  • 时烦狎鸟窥檐际:有时会感到烦恼,有小鸟在檐角窥视。
  • 且喜新苔汲屐痕:但更喜欢新长出的苔藓,沾染在鞋底上的痕迹。
  • 流水半湾容小隐:溪水弯曲的地方适合隐居。
  • 旁人错认武陵源:旁人却误以为这里是传说中的世外桃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环境比作与世隔绝的桃源,增强了隐逸的意象。
  • 拟人:小鸟的狎昵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对仗: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隐逸生活,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喧嚣的逃避,体现了追求内心宁静与理想生活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萝:象征自然的幽静,体现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狎鸟:代表生活中的烦恼与干扰。
  • 新苔:象征新生与变化,暗示生活的细腻之美。
  • 流水:流动的水象征时间与生命的流逝,隐喻对隐居生活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A. 青萝
    B. 短句
    C. 狎鸟
    D. 流水

  2. “旁人错认武陵源”中“武陵源”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家乡
    B. 理想中的世外桃源
    C. 诗人的朋友
    D. 一种鸟类

  3. 诗中提到的“新苔”象征什么?
    A. 旧事物
    B. 新的生活
    C. 不安的心情
    D. 繁华的城市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终南山》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杜若拙的《园居》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杜甫的作品多表现现实的苦闷,而杜若拙则更倾向于隐逸与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