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酬彭州萧使君秋中言怀
羊士谔 〔唐代〕
右职移青绶,雄藩拜紫泥。
江回玉垒下,气爽锦城西。
皋鹤惊秋律,琴乌怨夜啼。
离居同舍念,宿昔奉金闺。
白话文翻译:
我因职务变迁,得到青绶,雄藩则向紫泥致意。
江水环绕玉垒山,清爽的秋风吹拂锦城的西边。
皋鹤受到秋天的律动惊扰,琴乌在夜间哀鸣。
离家在外的我,常常想念与你共处的日子,
曾经在金闺里侍奉的情感难以忘怀。
注释:
- 青绶:古代官员的标志,代表高官。
- 紫泥:古代皇帝所用的印泥,象征权威。
- 江回玉垒:指江水环绕玉垒山,描绘自然风光。
- 皋鹤:指一种白鹤,象征高洁。
- 琴乌:指一种鸟,夜间哀鸣,象征思念。
- 金闺:指女子的寝室,象征美好生活。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青绶”、“紫泥”均与古代官职和权力有关,表现出作者的官场经历和对权力的反思。“江回玉垒”则描绘了自然景观,表现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景色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羊士谔,唐代诗人,生于公元八世纪,曾任职于多个地方官职,以诗风清新见长,常以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为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季,诗人因职务变迁而感慨,表达了对故乡、友情及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词反映了唐代文人的情感和对官场的思考。
诗歌鉴赏:
全诗以秋天为背景,结合个人经历与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与思绪。开头两句交代了诗人因职务变迁而感到的荣幸与责任,反映了官场的复杂与变迁。接着,诗人通过对江水、山川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秋日氛围,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故乡的思念。最后两句则回归到个人情感,表达了对离居生活的无奈和对过去时光的怀恋,通过“金闺”一词,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右职移青绶:我因职务变动,获得青色绶带,象征着地位的提升。
- 雄藩拜紫泥:雄藩以紫泥礼敬,表明对权势的认可与依附。
- 江回玉垒下:江水环绕在玉垒山下,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色。
- 气爽锦城西:秋风吹拂,锦城的西边空气清新,给人以舒适感。
- 皋鹤惊秋律:高洁的鹤被秋天的律动惊扰,象征着秋天的萧瑟。
- 琴乌怨夜啼:琴乌在夜间哀鸣,表达了浓厚的思念情感。
- 离居同舍念:身在异地,常常想念曾经一起生活的时光。
- 宿昔奉金闺:曾在金闺中侍奉,留下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青绶”与“紫泥”,形成一种平衡的美感。
- 意象:通过“江水”、“鹤”、“琴乌”等意象,营造出丰富的自然与情感氛围。
- 拟人:将“琴乌”拟人化,赋予其情感,使得思念之情更为真切。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职务变迁的感慨、对美好自然的赞美以及对过往情感的怀念,体现出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绶:象征荣誉与责任。
- 紫泥:象征权威与尊贵。
- 江水:象征流逝的时光与思乡之情。
- 皋鹤:象征高洁与孤独。
- 琴乌:象征思念与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青绶”指的是什么? A. 官职的象征
B. 诗人的故乡
C. 自然景色
D. 个人情感 -
诗中提到的“金闺”代表什么? A. 权力中心
B. 诗人的住所
C. 女子的寝室
D. 诗人对自然的描写
答案: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对比,同样描绘秋天的美景,但羊士谔更多地融入了个人情感和对过往的怀念,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的恬静与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传记》